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自动启停系统为什么会成为上车后必关的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配置功能解释:
STARTSTOPENGINE一键启动按键上总会有这三个单词,前两个应当不用解释,第三个是发动机的英文(音译为引擎);用这种方式启动的车辆往往都会有一键启动的程序,简称SST,这项配置究竟有没有用,为什么会让如此之多的汽车用户反感呢?
在分析SST的优缺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哪种车型才需要这项配置——只有燃油动力汽车才需要。
01自动启停控制的是「内燃机」
汽车之所以要安装自动启停系统,初衷只有一个:降低汽车的耗油量!
汽车从启动发动机之后就开始耗油,不论车辆是行驶中还是停车怠速;怠速的耗油量其实是挺高的,普通代步汽车的标准大致如下。
关闭A/C≈排量打开A/C≈排量A/C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开关,实际A/C就是英文空调的缩写;燃油汽车压缩机本身没有动力,只要内燃机启动后才能运转制冷。
所以打开压缩机前后的油耗是有差异的,毕竟压缩机峰值功率总在3kw左右;以1.5L/T的汽车为例,不使用压缩机的每小时耗油量也很容易超过1L(升),打开压缩机后则会在1.5L/1hour左右,甚至有些车是会超过排量标准的。由此可见怠速的油耗有多高,如果能在怠速时自动熄火(彻底断油),车辆去测试油耗时自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自动启停」的本质就是自动熄火断油,只要刹车停稳之后,控制系统就会让发动机自动熄火;在信号灯较多的城市路段行车时,怠速不消耗燃油当然可以降低油耗,然而这也会严重影响驾驶感受。
因为内燃机熄火后压缩机也就失去了动力,试想在外部气温40℃左右、地面温度轻松超过60℃、引擎舱就像烤箱一样热的路段上停车,熄火等待一分钟左右的车内温度会有多大的变化呢?启动之后自动空调系统会加速制冷,空气温度又会快速地降低;车内温度频繁地升降,空调出风口吹出来的风时热时冷——好人也给折腾坏了吧。
重点:每次启动发动机都会出现轻微的冲击感,因为通过起动电机启动内燃机的过程,其曲轴转速是由低至高的快速提升;曲轴转速决定了机体的振动频率,转速过低时的振动冲击会比较明显,所以启动时才会有明显的冲击。且不论冲击感是强还是弱,频繁的冲击对于固定发动机的机脚的使用寿命也是有影响的。
而且启动内燃机时需要启动电瓶以最强的电流放电,这种放电状态是会损伤电瓶的;同时高频率的启停也会快速的消耗电量,如果驶出拥堵路段后不继续行驶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话,电瓶就很容易亏电了(使用寿命大幅缩短)。这就是自动启停的缺点,总体而言绝对是缺点大于优点,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自动启停呢?请看第二节。
02规避自动启停的方式和真正有意义的“手动启停”
正确方式:只要一键启动的按键模块里有「OFF」开关,启动车辆之后即可手动关闭启停功能;不过有些车辆的设计比较诡异,SST系统没有关闭的选项,但是这些车也有些特殊的方式可以规避启停。
空调调整到除雾挡(出风口调整)前进挡模式调整到L/S/M理论上在前档除雾的过程中车辆是不可以自动熄火的,因为熄火后会改变出风的温度,温度的变化必然会造成前档起雾;这会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所以大部分汽车都是把空调出风口的角度切换到前挡、或包括前档出风的档位即可避免自动启停——反之调整到前档除雾标准还能启停的车辆,扔了吧。
自动变速器的前进挡有多个模式,D挡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挡,L-low、S-sport、M-manual(手动模式)都等于司机要主观的接管车辆的控制权限,此时ECUTCU都应该默认不能自动启停,所以在拥堵道路中如果想要正常的使用冷空调,方式只能是调整出风口和前进挡的模式。
其次有些车辆还可以通过升级控制系统来去掉SST,但并不是所有的车都可以哦。
综上所述,自动启停只能在畅通道路上实现节油,在拥堵道路频繁启停会损伤电瓶和机脚,由于启动瞬间的耗油量过大、高频率启动也不见得能省油。所以这项配置实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也即将被淘汰。
因为插电混动汽车会提前一步替代燃油车,最终实现全电动;电机是没有怠速概念的,停车就停转了。这两类汽车使用的压缩机是电压缩机,电机不运行照样可以正常使用空调;所以电动汽车不用启停系统,插电混动汽车日常代步就当作电动汽车使用,长途通勤时可以在畅通道路使用油电混合模式,拥堵路段切换到EV模式还当作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哪还需要什么启停呢?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