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距离百年品牌,还差95年领克五周年系列一
“这是美丽的纪念日,纪念我们能重新认识一次。”10月20日,领克迎来五周岁纪念日。
品牌诞生五年、领克汽车产品面世四年、近58万用户的信赖、成长最快的中国汽车高端品牌……所有的印记和标签,都足以让我们来重新认识领克一次。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载领克汽车的品牌故事。
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五年前,一个叫领克的品牌横空出世。再早前,它还叫L品牌。
如今,领克月均销量稳定在1.5万辆。若不是芯片影响,这一数字是2万辆。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勉。跟大多成功的品牌一样,领克也遵循亘古不变的规律。
立心:不能胜寸心,安能得苍穹?
“这个世界还需要一个新品牌吗?”领克诞生之初,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辨证法告诉我们,机遇和挑战一定是并存的,如同彩虹和风雨共生一样。
中国不缺少汽车品牌,世界更不缺少汽车品牌。领克从何而来?又是为谁而生?
“领克是为全球年轻态消费群体而打造的新高端汽车品牌。”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说,个性、开放、互联是领克的品牌价值观,也是领克的品牌初心。其中,个性被排在了最前面。
作家刘瑜说过,谁都终将被扔回时间的海底,在那里与其他鱼虾贝壳一同聆听无边的寂静。那在这之前,我们又何必以前人的标准来衡量现世的生活。尤其是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如果领克也有内心OS,那么它一定是“whynot为什么不?”——不止于车、挑战一切惯例是它的品牌底色。
领克诞生于汽车世家,但它的思维特别活络。“领克眼中的互联网,犹如空气一样自然、重要。”在这个信息爆炸、透明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汽车产品太多,给消费者的感觉味同嚼蜡。
无论是品牌logo,还是车型命名,领克都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一边是亮光、一边是哑光的质感,缺角的英文字母设计,领克汽车一前一后所悬挂的logo,更像是服装或IT行业的高科技产物,正如苹果的logo是“被咬掉一口的苹果”一样。
在车型命名上,从年领克01面世开始,依次推出02、03,但它们并不是按照车型尺寸来排列这些SUV和轿车的顺序。直到年领克06面世,作为领克入门级SUV,网友对领克车型命名的“没大没小”吐槽,达到巅峰。
就在领克五周年之际,领克09作为领克目前的旗舰SUV,以“9”之名,迎来上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领克车迷们get到了“最大的单位数字留给最大的车”。谢天谢地,领克产品命名总算“正常”了一把。
生而全球的领克汽车,也是第一个通过全新商业模式走出国门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迄今,它已经在欧洲开了4家领克体验店。在“讨厌汽车”的自行车大国荷兰,领克阿姆斯特丹体验店把汽车关进笼子、在店里装满枕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领克用环保材料布置展厅和门店,可持续的理念肉眼可见;在瑞典哥德堡的领克店,没人催你买车,而是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在领克品牌起航的地方,德国柏林,年轻人不喜欢汽车,但喜欢领克。就连领克店里的卫生间都是“林间小屋”的模样……
领克不止于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可移动终端,它具有颠覆性,充满活力。
“领是引领、领先;克是改变、突破。”林杰说,领克这个品牌生来就是要打破各种边界,挑战一切惯例,不走寻常路。
领克作为中国品牌,一经入市,就开创了中国品牌定义汽车行业新标准的先河。它针对首任车主创新性推出“终身三免”——免费质保、免费道路救援、免费数据流量,令众多合资和自主品牌下场效仿。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终身三免”在车圈遍地开花。而在领克出生之前,这样的标准多是由外资品牌“垄断”。
人和:两大品牌加持、众人拾柴
众所周知,领克由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源自沃尔沃的造车基因被注入领克技术研发体系,与沃尔沃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但领克不同于沃尔沃。领克从婴儿成长到五岁,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梦想以及“免疫系统”和“防火墙”,正稳步前行。
五年前,吉利高层曾对外表示,吉利覆盖大众化及非主流外资市场,领克竞争一线外资品牌,覆盖中高端市场;沃尔沃对标BBA,覆盖豪华市场。如今,三个品牌“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然形成。三大品牌基本走上了各自的轨道。
并且,三个品牌之间也是互相成全、彼此成就的关系。吉利收购沃尔沃十余年,沃尔沃高速发展;领克从无到有,作为其股东之一,沃尔沃这个北欧品牌的深度和广度都得以延展,“开枝散叶”、越发朝气蓬勃。
而在领克内部,通过中外团队的思想碰撞,擦出梦想的火花,众人拾柴火焰高。据介绍,领克团队的人才多来自其他行业比如时装,所以,在领克品牌诞生之初,我们见证过春夏发布会、秋冬发布会的举办,颇有T台范儿。吸收多维跨界人才,也是领克这个汽车品牌的与众不同之处。
天道:手机时代的“用户共同体”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品牌有了,产品有了,但总要有消费者的认可,才是汽车作为商品的终点。天道亦酬勤。作为生于互联网时代标准的“15后”,领克乘着移动互联的东风,展翅高飞。
这或许应了那句话,做难而正确的事,越坚持越顺利,就连老天都来帮你。
五年来,领克用户突破55万;领克APP注册用户超过万。月活用户48w+,最高日活15w+。这是传统汽车品牌难以企及的数字。先积粉、再卖车,成为领克销量节节攀升的密码之一。一个体会是,Auto欣说不是领克车主,但是领克APP重度使用者,并且也向身边朋友直接或间接地推荐过领克汽车。不打广告的口碑,往往最容易破防。
出于发自内心的喜欢,来自石家庄的领克03车主经常主动开直播,分享领克汽车的使用感受和体验。
瑜伽裤品牌lululemon早期的成长同样遵循“用户与企业文化共同体”的规律。“用户在看产品时,不是在寻找品牌,而是在寻找他自己。”
换句话说,用户选择购买一个新品牌的产品,一定是产品或品牌的某些触点、精神、价值观,引起他内心深深的共鸣感。而领克做到了。从问世以来,领克就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打造用户生态。
用户平权、用户共创更是体现在领克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关于领克的用户品牌理念,我们会有后续文章继续展开来分享。
破局:至暗时刻已成回忆
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更何况是新品牌。正所谓初心易得,坚守难寻。尤其是遇到挑战时,如何沉着冷静地持之以恒?
年底,领克首款车型01问世,进入年,中国车市急转直下,“倒车”模式开启,大环境的不理想,让刚刚上市的车型倍感压力。说得严重一点,领克01刚刚发出一声“啼哭”,就被市场“教育”得体无完肤。
回首一个“新生儿”嗷嗷待哺的往事,林杰也坦承:“一方面,品牌太新,缺乏认知度;另一方面,年相继推出多款车型,但是产品有一定的重合,用户内部迁徙、摇摆不定。”而这还不是最难的。
一直以来,汽车行业对三缸发动机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不排除一些品牌的早期产品有这方面的瑕疵。而作为新品牌,领克是在逆流而上吗?
“一边是满足环保和排放标准,一边是配套全球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在法规标准都非常严谨的欧洲,也是领克品牌最早诞生的地方,作为“生而全球“的领克,势必走向全球市场,所以有责任也必须这样做。
地球的石油资源有限,碳中和势在必行。有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燃油车在很长时间内也不会消失。“只是现代内燃机要和电机做抗衡,势必要提高效率,需要做出一些妥协。”而三缸发动机是全球汽车行业应对趋势变化的一种较为可行的对策,油耗低、尾气排放少;体积小、重量轻,更利于未来发动机的布局。因此,三缸机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早已普及。
领克诞生于环保大趋势之下,三缸机和四缸机都有布局。但它的三缸发动机明显与众不同,增加了众多buff:双质量飞轮、平衡轴、液压悬架等,防抖、耐磨,解决用户担心的所有痛点。所以,它不仅不廉价,而且还技术领先。从成本上来说,它反而比四缸机还高。
一位西藏的领克03用户,购车两年、行驶里程超20万公里,他喜欢以视频分享用车体验:将矿泉水放在运行中的引擎外盖上,矿泉水纹丝不动。“你甚至看不出来这是一款三缸机,开起来更是感觉不到。”已经行驶了20万公里,这样的老用户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领克55万+用户是最好的产品背书,他们并不认为领克的三缸机表现欠佳,大部分用户认为“开起来感觉不出是一台三缸机。”
而实际上,领克针对首任车主的终身免费质保政策,也可以为用户免去各种担忧。这是双保险。
作为“15后”,年轻的领克生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制造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所以,在国潮精品风靡之下,中国消费者已然树立起了强大的民族自信。“他们愿意了解和接纳中国品牌,只要是用匠心打造的精品,他们并不抗拒,而是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