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资源 >> 年广西工匠刘先黎内燃机生产线
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致力攀越设备技术高峰;他于总结、勇于创新,带领团队挺起了玉柴进口设备硬件维修、高精尖设备技术支持的脊梁。作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电气维修工种的技能大师,刘先黎带领设备维修团队,助力公司高效生产,夺取发展主动权。
在玉柴集团,各事业部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到了刘先黎所在的工艺工程部维修中心都必须解决,这是维修中心主任刘先黎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近5年来,他解决了高精尖设备疑难故障达多项,不仅快速恢复生产,还节约设备外请维修费用多万元。
突出的工作成绩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刘先黎告诉记者,现在知识更新很快,作为设备维修工必须要跟上新技术和新发展。当新设备进入集团后,就需要用最快的时间将设备的程序、控制原理、工作方法、工艺流程等掌握下来。刘先黎说,为了能尽快掌握这些知识,他除了自己慢慢研究外,抓到懂得就马上去问,花了不少时间。
经过多年的锤炼,刘先黎逐渐成为了“国之重器守护神”。他总结出“屏蔽PLC信号快速诊断机床故障”维修方法,使控制复杂的机床疑难故障排除减少60%;主持设计制造的轴瓦智能亮灯拣选系统,节约设备采购成本95.6万元……多年来,刘先黎奋战在玉柴集团的各个生产车间,总结创新出不少技能绝活,为企业的降本增效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玉柴集团自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六机加工线上,电脑编好程序后,上料、加工、检测、数采、换型、物流等过程均由机器人自动完成。自动化大大加快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也出现了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整条生产线都会受到影响的问题。为了达到“零故障生产线”的目标,刘先黎和他的团队把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维护,认真细致地将生产线上的零部件、运转的各项数据都归纳总结成图表,实时监控。刘先黎说,有一次他们遇到在设备调试阶段信息流过程中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当时厂家互相之间认为自己的东西没问题,刘先黎只好带领团队把两家的程序接口、通讯程序全部对接,发现扫描周期有时长有时短,所以偶尔会丢失数据。因为这种情况造成的报警,后来通过他的分析告诉厂家具体的原因,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该问题。
在维修中心及各级维修人员的保驾护航下,玉柴的自动化生产线至今未发生过影响生产的大故障,各生产车间产能十足。目前,刘先黎带领设备维修团队开始着眼于更高水平的设备技术研究,通过分类建立公司设备技术集成开发的标准,采用模块化的开发方式,提升项目可复制性,并通过整个团队,将设备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手里,把玉柴设备自主集成开发能力推向新高度。刘先黎表示,要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什么时候都需要努力,企业的发展才能贡献我们的力量。
记者:范凡
通讯员:丁爱民、刘甲平
新媒体编辑:蒋文婷
值班主管:唐慧婷
值班总监:蒙剑媚
出品: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