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强敌环伺中美竞争ldquo量子计算

发布时间:2022/5/11 17:42:16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赵广立

半导体量子计算机图片来源:本源量子

在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的创业赛道上,国内外差距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

这一问题,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获得答案。

我国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研制、开发及应用为主营业务的初创公司——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成立至今已近5年时间。

本源量子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5年来,他越来越焦虑,“头秃指数”不容乐观,“发量一年不如一年”。

“冰火两重天”

圈内和圈外人看待中国量子计算赛道的创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从圈外来看,我国量子计算创投很热闹。自年以来,已有多家初创公司拿到数目可观的投资或实现多轮融资。

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统计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全球量子计算公司共实现融资26.91亿美元,比过去10年量子计算领域融资总和还要多。

声称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均有“核心技术储备与产品研发能力”的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1年多就拿到万元融资。

专注于“核磁共振桌面量子计算机自主研发”的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在年11月下旬至年1月中旬不足两个月时间内,就接连拿到了A轮和A+轮两轮融资,每轮融资金额达数千万元。

号称“国内首家光量子芯片及光量子计算机公司”的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灵量子),成立仅1年就连续融资3轮,融资额累计超过5亿元。

本源量子也在近期完成股权融资,估值达数十亿元,成为中国量子计算创企中的第一个“独角兽”……

热闹归热闹,但这些初创公司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难以实现盈利。

以本源量子为例,郭国平告诉《中国科学报》,尽管他们在量子计算产品和技术应用方面已初见曙光,并在年实现了数千万元的营业额,但每年一两亿元起步的研发费用让他们“入不敷出”。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很久。

“本源量子可能未来10年都不会盈利。”郭国平直言,“有人来问投资的事,我们都会告诉他们,量子计算是一场‘远征’,要看好它的长期前景,也要允许短期内无法带来盈利。”

长期“陪跑”

事实上,当前国家各类基金、民间资本对量子计算投资热度不减,投资者还是有利可图的。

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投资人告诉记者,如果投资介入较早,量子计算初创企业后续轮次的投资可期,待时机合适、有序退出还是能赚到投资收益的。也有投资人坚定看好量子计算的远景,愿意长期“陪跑”。

发轫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中科创星,是我国首个专注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的专业平台。其创始合伙人米磊告诉记者,自己属于后者。

“计算技术和算力,就像土地之于农耕时代、石油之于内燃机时代,未来的技术之争少不了算力之争,而量子计算有望成为核心资源。”

米磊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旦量子计算实现突破,脱颖而出的量子计算企业市值就应该对标英特尔、英伟达。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鼓励并支持这样的企业发展壮大呢?”

中科创星在年参与了本源量子天使轮融资,如果按照本源量子现在的估值来算,这笔投资已经为中科创星带来了十数倍甚至更多的回报。但米磊并不急于“收线”。

“投资本源量子就要以10年为周期布局,要抱着长期奋战的态度,到年拭目以待。”米磊说,这就像下围棋,他喜欢多看几步,“我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观念一致,就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