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增程和插电谁厉害想想拳击和MMA就明白了
引言
你选哪一个做保镖?
最近,魏牌CEO李瑞峰又上热搜了。
他在微博上反复讲述一个观点:增程式的本质是“串联式插电混动”,魏牌DHT-PHEV的本质是“串并联插电混动”,比增程多了一套并联系统,可以实现全场景、全速域的能效最优。可见DHT-PHEV性能更强、适用性更广,实在不理解为何很多人选增程式?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魏牌李瑞峰7月理想销量为10,辆,魏牌DHT-PHEV的上险数为辆。前者一款车的销量是后者三款车销量的15.6倍,不在一个量级。
如果就此得出插电混动打不过增程也不对,7月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含DM-i和DM-p)销量为81,辆,是理想的7.8倍。
所以不是插电打不过增程,是魏牌的插电没打过理想的增程。
瑞峰总也不必对增程耿耿于怀,因为魏牌旗下车型大致分为DHT、DHT-PHEV,前者是基于增程多了并联,后者是又多了插电。如果增程是一种落后技术,那么魏牌的DHT不是也躺枪了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车聚君的理解是:如果增程式是拳击的话,魏牌DHT-PHEV更像MMA。前者只能用拳,是一种“站立技”;后者除了拳还能用腿、膝、肘等,包含“站立技”和“地面技”,选手可使用拳击、柔道、散打、截拳道等多种技术,场景更全面,实战性更强。
如果你选保镖,是选一位拳击高手还是MMA高手?
有人会问:那传统燃油车相当于哪一种技能呢?这个可以问马保国大师。所以,增程式可以轻松战胜燃油车,但面对实战性更强的PHEV还是占下风。
当然,魏牌PHEV的核心还是增程,正如MMA的主要动作还是以拳击为主一样。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下增程的前世今生。
一、曾经的“狗不理”,增程为何又返红?
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说法颇有微词,理由是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就发明了第一辆电动三轮车,甚至比第一辆燃油车还早了5年。只是在之后的竞争中,电动车输给了燃油车最终被淘汰。几十年后居然披着“新能源”的外衣复活,并不服众。
而增程式电动车,比普通的纯电动车更尴尬一些。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定义,说法是电量不足时可以打开辅助供电装置(增程器)发电,并且这个增程器不能直接参与传动。
增程式电动的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增程器%发电,车辆%电驱动。好处是驾驶感受无限接近电动车,又没有电动车的里程焦虑。而且由于内燃机不参与驱动,可以始终在高效区间运行,它的效率也是相当不错的。
▲图片来源:车聚网坏处就是明明可以直接发动机驱动,或者直接电池驱动,这里却偏偏要先发电给电池,再通过电池带动电机,凭空多了两次能量转换,这让它的效率比不上其他路线。
这好比:用勺子吃饭比用手吃饭要文明,但增程是先用手把饭抓到勺子里,再用勺子喂到嘴里。虽然最后一步是文明的,但前面依然是粗俗的。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增程式电动都是属于被“嫌弃”的路线。
纯电动表示:你就不要“碰瓷”了,你明明是烧油的车,最多只能叫增程式油车,为啥要叫增程式电动车?混动表示:你这油和电也不能混呀,在增程工作时,燃油动力压根不参与直接驱动,叫混合动力不合适啊?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