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专论应理性评估内燃机的挑战潜力与机
当前,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在传统汽车动力技术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的车用内燃机,也因此面临日益增大的严峻挑战。同时,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焦点,也对传统内燃机汽车形成了巨大冲击。不断有报道称,一些国家或地区正在出台或制定禁售内燃机汽车的政策,一些车企则提出了到某个时间点完全停产纯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尽管其中多数消息并不确切或者存在误读,但是带给内燃机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时之间,围绕着车用内燃机的未来走向,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也让很多汽车产业的管理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感到无所适从。当此之际,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车用内燃机的定位与前景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异常紧迫,这既涉及拥有多年历史的内燃机产业后续如何发展,也与汽车动力技术的路线选择与未来方向息息相关,从而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全面重构,其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就是能源革命。如果说,此前一直是单一以内燃机为主的“汽车动力1.0时代”,那么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将处于多种动力源并存的“汽车动力2.0时代”。而展望未来,人类或许终会进入以电驱动为主的“汽车动力3.0时代”,但那将是一个远景目标,并且届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很可能并非今天的锂电池系统,而是固态电池,或者氢燃料电池,或者是其他现在还未知的新型电池。显然,我们不能以“汽车动力3.0时代”的终极目标和可能情景,来简单断言当前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的优劣。更进一步说,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从来都是一个不断进步、交替成长的过程。因此,关于车用内燃机的判断,绝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取舍,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估。
站在产业转型关键期的历史节点,笔者对车用内燃机面临的挑战、拥有的潜力、具备的优势以及可能的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客观解读,以期澄清事实、明确判断、达成共识、凝聚合力,从而为车用内燃机乃至整个汽车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车用内燃机面临严峻挑战车用内燃机当前确实面临空前的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挑战一:油耗法规日益严苛。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消耗的石油资源与日俱增。为此,各国不断升级限制汽车油耗水平的法规。对于中国来说,还面临着能源安全的严重问题。最新数据显示,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高达4.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69.8%,远超国际上50%的能源安全警戒线。而汽车行业的油耗量目前已占到中国石油消耗总量的一半左右。同时相对而言,在石油消费量最大的几个产业中,汽车产业更容易改变动力形式和降低产品油耗。正因如此,国家汽车油耗法规不断收紧,以乘用车CAFC(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法规为例,从正在实施的四阶段年5升/公里,到即将颁布的五阶段年4升/公里,再到目标已定的六阶段年3.2升/公里。日益严苛的油耗法规不仅带来技术成本的大幅提升,也对内燃机的热效率极限提出了严峻的实际挑战,仅靠内燃机自身优化提升已经越来越难以达标。
挑战二:环保标准不断提升。当前,中国的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很多城市饱受雾霾肆虐之苦。因此,绿色环保不仅是长期重要的发展策略,也成为近期紧迫的政治任务。具体到汽车产业,一方面为了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国家不断加快汽车排放法规的升级,即将实施的国六(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被誉为全球最难的排放法规之一,不仅延续了欧洲标准的基本内容,还增加了美国标准的一些考核指标,并且很多地区将提前实施。内燃机汽车必须增加更先进的后处理技术才有可能达标,这也带来汽车成本的大幅提升。此外,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除了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基于环保考虑,已经或计划实施内燃机汽车限行甚至限购的政策。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使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