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两期“新期货法草案”,等什么时候正式版本落地了,咱再说一期。总之,国家没禁止,咱们该做单还是要做的。今天的标题是“选商品”,您正在做单也好,准备入坑也罢,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选这件商品?(包括股票)选期货商品和选股票一样属于“基本面分析”,这是所有交易的第一步。然而几乎所有“韭菜”都错在这一步。你说,从“第一步”就错了,后面还玩啥?为什么选这个?因为“理解角度”当打开交易软件,那一行行不停闪动的红红绿绿摆在眼前,是不是有点“皇帝选妃”的感觉?对了,就是和“选妃”一样:此刻选哪个都一样。本节小标题说“理解角度”,什么意思?还是用“选妃”打比方吧。你说,那些皇帝靠什么选妃?感情吗?今天第一次见面;颜值吗?搜一下清宫那些后妃的照片,保证你看一眼就吐。正确答案是“利益集团”。每名秀女背后都是一个“利益集团”,谁是“皇后”,谁是“皇贵妃”,谁是“贵妃”……都是基于“利益集团”的质量进行权衡利弊。如果仅靠“颜值”选妃,over后难免因为“好乐怠政、内外从乱”被打上一个“荒帝”的谥号。盘面上的“颜值”是什么?股票和期货一样,盘面上“亮眼的丽人”就是一根根大阳线,甚至一条条开盘即涨停的小横线就是颜值。想想当年40个交易日中36涨停的暴风影音吧,当时看就是美艳无双的佳人啊。再遇到这样的“佳人”,你追吗?想当一个“操盘明君”,就要忽略“颜值”,看利益结构。“利益结构”需要“理解”选产品首先是“对产品的理解”。还是用以前文章说的“焦炭”说事。如果你对于“焦炭”的理解是“燃料”,那就从能源产业链中寻找信息;如果你对于“焦炭”的理解是“钢材伴侣”,那就从基础建设产业链中寻找信息。就是这么简单对吧。考虑到玩股票的人多,咱们还是用“选股”举例子,可能方便理解一些。曾经有人问过笔者“新能源车企股票选谁”。(还是从这个“理解”出发。)世界上所有造新能源车的企业,总共就分三块:传统升级型:代表企业是“奔驰”、“宝马”、“东风”等;原发创业型:代表企业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跨界打劫型:代表企业是“小米”、“谷歌”、“华为”等。就这三类,你怎么选?别告诉我“都买点”,同时押大小在期货里叫“锁仓”,最多亏个手续费,陪自己玩呗。“理解方式”决定动作不要一上来就做选择,那样往往带着“情绪”。而交易者,所有失败的交易者,全都死在“靠情绪选择”上,没有例外。拍着良心问自己一句:我在期货、股票选择中有没有过“听劝”行为?你的长辈、朋友一句“我怎么能害你”,是不是成为过选择这个合约或股票的依据?这就是“情绪选择”。你当然可以听劝,任何建议都有可能是对的。但是这个建议死不是扎实,怎么分辨?这里笔者给你一个“终极大招”:看“规劝者”是不是基于“情绪”做选择。比如说,有一个你特别信任,肯定不会害你的人,告诉你:千万别碰“特斯拉”和“阿里”的股票。每当此刻,请问一句“为什么”。如果对方的回答是:你没看新闻啊,特斯拉出了那么多事;马云不是好人,就知道忽悠我老婆花钱……这就是“情绪”,可以忽略。不带情绪地理解产业说回“新能源车企股票”的事。还记得刚才说的三大企业分类吗?“传统升级型”、“原发创业型”、“跨界打劫型”。如果你对新能源车的理解是“使用新的能源的车”,就是说“车”这个东西的“动力来源”由最早期的“畜力、人力”;后来是“煤炭”(是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汽油供应军队,很多车还是使用木炭驱动);现在的汽油、柴油;未来就是用电。烧木炭的汽车就像“手摇车窗”到“电动车窗”一样只是升级一下,那就选“传统升级型”车企。谁能有奔驰的那种技术传承?“汽车”这玩意可是人家发明的(卡尔·本茨年1月发明)。从原料到出厂质检,人家可是有多年的经验呢。从这个视角来看,还是传统车企的产品更稳定,至少刹车不会经常失灵吧。再说另一种对新能源车的理解:它是“全新的东西”。“新能源车”是全新的东西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做得最好的智能手机企业,没有一个是从功能机时代升级过来的,因为两种手机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从这个思路出发,新能源车和燃油动力车就不仅仅是“更环保”的升级,而是更加智能化的一个“终端”。如此说来,传统车企百年经验将变成“路径依赖的羁绊”。一个世纪的成功经验就是一根“套索”,紧紧地勒着传统车企的“创新脖颈”,使他们做什么都要从“传统中找答案”。就如同不能从“牛、马”身上找到内燃机的灵感一样,作为“智能数字出行终端”的新能源车,不可能从传统内燃机车中找到灵感。如此说来,从第一辆现代意义的新能源车在年问世,到今天十三年。想想卡尔·本茨第一辆车出现的十三年后,是什么时候?年,大清光绪二十五年,离八国联军进北京还有一年半。依照智能手机打败功能机的速度,从人类历史中“抹掉”内燃机汽车用,应该不了几年。你看,这又是一种视角。再来一个。一个“科幻故事”万物互联中的“出行环节”以前有篇文章描述过什么是“万物互联”(ioT)。想象一个场景:你家的空调在45分钟之前,根据你叫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发来的“乘客已下车,订单结束”信息,准备提前开机,以便你进门就能有舒适的温度。突然,空调发现你的位置和邻居二狗子相聚不超过半米。空调长叹一声:这两个球迷看来要聊一会了。你看,他们的位置移动到小区路灯下了,那边有椅子,坐下慢慢聊昨晚上的欧洲杯。空调觉得,估计做多再聊半个多小时吧,因为二狗子他老婆带着孩子还有5公里就到家了,到时候人家三口就回去了。考虑到现在是高峰时间,再过30分钟开机也来得及……听着科幻吗?信不信都行。如果以这种思路,将新能源车看作“万物互联中的出行环节”那么就要看重“车载系统的社交属性”。具有原生互联网社交基因的“跨界打劫型企业”,将是最好的投资方向。这些视角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对,结果只能交给时间。有可能我们有生之年看不到结果,就像卡尔·本茨没见过高速公路大堵车一样。产业发展看不见就算了,但是咱们的投资收益总是要看得见对吧。看黄金期货的另一个视角本文说的是“理解决定选择”,放假前有篇文章留了个“思考题”:如果某天跳出两条小小的消息:SpaceX公司正在与XX大学行星物理专业展开合作,并直接雇佣了XX行星引力方面的科学家。SpaceX公司正在进行“小型便携式推进器”实验。就这两段,算上标点符号不到60个字,会对什么期货造成什么影响?仅凭这不到60个字就能判断,将对于所有金属(包括黄金)的价格,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投资人视角”。此话怎讲?投资人对于“特斯拉”的投资,不是看中那个“车”的口碑,而是SpaceX的前途(这家公司没上市,所以不能直接在二级市场进行融资)。试想如果在火星外侧的小行星带中,找一个几公里直径的金、银、铜、铁球,装上便携式推进器加速到足够摆脱小行星带的“史瓦西半径”的逃逸速度,再通过火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飞向地球……是不是很有意思?要知道,除了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太阳系外围还有“柯伊伯带”,再向外还有“奥尔特星云”。这一点也不科幻,人类不是因为“有了火车,才到远方去”,而是因为需要到远方去,才有了火车。你要是黄金期货的“死多头”,是不是偶尔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坏消息”,说不定反手的机会就在这些“科技新闻”里。结语笔者以前有很多篇“看空原油”的文章。有一次一位“原油死多头”留言说:无论你怎么说,原油都是人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只要跌下去,我会永远抄底。这样看没错,因为“原油也是这么想的”。再早一百年,煤炭也是这么看自己的。有空问问“木柴”一千年前是不是也这样看待自己“在人类燃料史中重要的生态位”。如果将原油理解为轮船、汽车、飞机、坦克的唯一燃料,作为“能源板块”的一部分,那么它的价格将随着“全球贸易量”而动。如果将它理解为像木柴、煤炭一样的“可被替代燃料”,那么他的远期价格将随“科技板块”而动。这些就是“基本面分析”。下期开始,咱们该讲“技术面进场时机”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