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实现碳中和,内燃机大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重点任务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即成为社会 中国内燃机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董建福指出,从船用机角度来说,内燃机不是夕阳产业。船用柴油机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性、操作简单以及远航需要持续的功率输出等原因,在船用动力中占据主要地位,约95%以上的动力是柴油机。船用机需要较大的功率输出,特别是远洋船舶,这是目前甚至未来十年其他动力很难取代的。船用动力系统目前也有采用电力推动的,但其电力来源还是主要来自于柴油发电机组。因此,内燃机在船用领域不算是夕阳产业。
董建福认为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船用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开展船用内燃机技术升级和低碳零碳技术的研究。未来,业界还会开展船用内燃机低碳零碳技术研究,如大功率的船用气体发动机、甲醇发动机、氨燃料发动机以及氢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从低碳内燃机逐步过渡到零碳内燃机,在船用发动机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尧命发教授表示,柴油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国防建设,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主导动力装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国内外提出了一些针对重卡柴油机的低碳潜在的技术方案,但是,在可见的未来,柴油机在这一领域还将取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柴油机热效率是柴油机低碳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国际上一直都十分重视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我国近年来在提高柴油机热效率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尧教授认为内燃机有效热效率提升存在极大难度。潍柴这样优秀的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实现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突破50%的历史性突破。如何降低高热效率柴油机的成本和提高柴油机可靠性,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工作也在深入展开。
将来柴油机热效率能够达到的上限是多少,现在很难判断。国内外相关的工作正在推动,如欧洲生物柴油的应用,国际CIMAC建议未来远洋船舶燃用氨或甲醇,我国在积极推动甲醇燃料的应用。所以说,内燃机的未来仍充满活力,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