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没有了内燃机,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冷却么
冷却部位及原理
相对传统燃油(气)汽车,新能源汽车以“三电”系统(电池、电动机、电控)为核心部件替代了传统发动机,还体现在重要性大幅度提升的热管理系统。故传统燃油(气)汽车主要的冷却部位(广义上称为热管理系统)为汽车空调、发动机和变速器散热系统,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核心部件,即电池、电动机、整车电控及空调。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冷却需求与传统汽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系统更复杂,冷却要求更高。
具体说来,新能源车冷却系统主要包括能量系统(如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子控制元器件、电动机散热和空调等。
能量系统、电子控制元器件、电动机散热及空调热源能量系统以动力电池为例,动力电池在充电蓄能后用车时放电做功带动新能源汽车工作。充/放电过程均伴随着电池正负极的化学反应和电子转移,此过程中动力电池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热量来源包括化学反应放热、欧姆极化生热、附加反应放热和电池内阻耗功散热。
另一个能量系统——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由燃料和空气(氧气)持续地发生电化学反应并输出电能的装置,由此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能量。与动力电池类似,燃料电池的主要热量来源有以下四项:化学反应放热;欧姆极化产热;附加反应放热,电池内阻耗功散热,燃料和空气(氧气)预处理热;空气(氧气)带入环境热量。其中化学反应放热是主要热源。
电子控制元器件热源电子控制元器件用于管理整车正常运行,将能量系统的电能合理配置到车上各用电终端的指挥中枢,特别是配制输出给电动机驱动新能源汽车按驾驶者意愿行驶。
电子控制元器件的主要热源是输出端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功率模块。此类功率模块工作时由于功率损耗产生热量,分别对应新能源汽车启动、起步、行驶、制动和停泊等运行情景,主要功率损耗包括晶体管的导通损耗、驱动损耗、常通损耗、截止损耗和关断损耗五大类。功率损耗的结果是转换成热能导致电子控制元器件发热。特别是,作为功率模块的主要热源,通态损耗和关断损耗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