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马自达压燃技术真的来了但并不推荐现在
随着“搭载SKYACTIV-X的马自达3Axela和CX30即将进入国内”的消息越炒越热,HCCI(均质压燃)技术再一次成为了的热点。本期就回头再来聊聊这项技术,以及我对它未来的展望。
什么是均质压燃
看到“压燃”二字,肯定有朋友说,这东西我知道,柴油机不就是这样么?的确,柴油引擎是压燃没错,但是它和汽油引擎的压燃有本质的区别,汽油机的压燃是一种全新的燃烧模型。别怕,本期内容不牵扯任何公式,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白。
首先,简单说两句柴油机的压燃是怎么回事,所谓的压燃,其实并不准确,柴油引擎在压缩冲程中仅仅是压缩空气,到达上止点之后才喷油,然后利用高温空气将柴油引燃。
如果把整个燃烧过程切开来看,高压喷射的柴油在刚刚喷油的时候并没被点燃(滞燃期),因为燃油周围没有足够的氧气。之后,油滴逐渐扩散开来,获得了足够的氧气开始燃烧(急燃期)。随着燃烧的进行,火焰逐渐散开,燃烧室的内温度达到峰值(后燃期)。
这张图能更直观的看到柴油燃烧的过程
总之,柴油引擎的燃烧方式是扩撒燃烧,从开始燃烧到完全释放完能量需要一个过程。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所以柴油引擎可以很低转速运行,比如船舶上那些每分钟只有几十、一百来转的低速柴油机。
那么汽油引擎的均质压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它和普通的汽油引擎是一样的,在吸气冲程内将混合气体注入气缸,在压缩的上止点时,缸内温度达到混合气体的闪点,从而引燃混合气。
接下来的问题是,汽油引擎为什么要做均质压燃,有什么好处么?简单来说均质压燃是为了提升热效率,让燃料更快的燃烧、释放能量,从而接近理想的奥拓循环。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先要倒回去说说传统汽油引擎的工作方式。类比于之前的柴油引擎,虽然汽油引擎燃烧速度快,但同样会有一个过程,最开始的火焰是火花塞引起的,而后火焰会以火花塞为中心逐渐扩散开来。
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在活塞位于上止点时点火显然就晚了,因为当混合气完全燃烧、释放能量时,活塞已经处于下行状态了,燃料中的化学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为了提升效率,引擎设计时会有点火提前角的概念,也就是在活塞上行处于上止点之前,火花塞就点火,当活塞处于上止点之时,混合气体正好全部燃烧。
但是即便是点火角提前了,燃烧依旧不够完美,因为最靠近火花塞那部分混合气被点燃时,活塞还在上行,所以这部分能量被浪费了。
而在均质压燃汽油引擎中,燃料和空气完全是预先混合的,并且是稀薄混合气(空气多燃料少),供油方式一般为歧管喷射。混合气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会自发点火。由于缸内混合气是均匀的,温度也几乎一样,所以自发点火会迅速在缸内各处发生,快速完成燃烧,所以汽油压燃是将燃烧过程尽可能的压缩成一个时刻,这就更加接近完美的燃烧模型。
除了燃烧快之外,均质压燃汽油引擎缸内温度会更低。我们知道内燃机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然后再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谓“热效率”就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低温燃烧损失的热量就会更少,另外散热系统能耗也会更低,从而提升整体的热效率。
前两天看到一篇论文,是东京工业大学发的,他们在稀薄燃烧的基础上加入了水喷射系统,目的还是进一步降低气缸内温度,实现更低温度条件下的燃烧,最终指示热效率提高到了52%。
均质压燃并不完美混合动力也许是最终出路
既然对提高效率有这么大的帮助,为什么只有马自达在搞均质压燃,其他厂商却无动于衷。背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均质压燃并不完美。
最让工程师们头疼的是,如何控制点火时刻。柴油引擎是简单的,它压缩的是空气,所以喷油就做功,不喷油就不做功。但汽油压燃引擎不行,它压缩的是混合气体,而混合气对于温度是极其敏感的,温度低了压不着,温度高了会早燃爆震。
举个例子,比如冬天冷启动的情况,空气温度很低,引擎也是凉的,此时混合气体一定是无法压燃的。相反,在高负荷的工况下,缸内温度提升,爆震、早燃的风险自然会大幅的飙升。
点火难以控制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汽油压燃引擎的工作区间很窄,只能在特定的工况、转速下工作。
那么其余的工况怎么办?当然是像传统引擎一样用火花塞点火了,马自达就是这样做的,压燃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工况,更多的情况下依然是款传统引擎。
另外要说一点的是,汽油压燃引擎的动力爆发是弱项,大家不要看马自达引擎输出功率高就认为是压燃的功劳。之前也提到了,稀薄燃烧是汽油压燃引擎必要条件,而稀薄混合气的能量低,导致同等排量下其升功率只有普通引擎的一半。
至于马自达SKYACTIV-X引擎的高功率,那是其他技术赋予的,能确定在最大功率点一定不是采用压燃的点火模式。
虽然汽油压燃技术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有很多手段可以优化。比如以前提到的水喷射技术,它可以拓宽汽油压燃引擎的工作区间,在高负荷状况下,用水的潜热效应为气缸降温,保证在压燃前不会产生爆震。
水喷射这项技术在很多高性能跑车上都有应用,比如宝马M4GTS、保时捷GT2,目的就是在高负荷时减少爆震,从而进一步压榨发动机的潜力。所以水喷射和汽油压燃结合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热效率,同时还能拓展汽油压燃引擎的工作范围,一举两得,
另外一个更加务实,更加简洁的方式是加速混动系统,让电动机来调节引擎的运行工况。就像本田的iMMD技术,引擎更像是一个发电机,他在绝大数情况下都运行在最高热效率区间。
同样的道理,虽然汽油压燃引擎的工作区间很窄,但是有电动机,可以让他尽可能的在压燃区运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可以优化,比如火花塞。即便加入了水喷射,加入了混动,但也不可能达到%压燃,在部分状况下还是需要点燃的。
现在有一项技术是将火花塞做成一个预燃室,油气混合物会在预燃室中点燃,然后用这股火焰来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这项技术的目的还是加速燃烧,最早好像是F1雷诺车队搞出来的,现在也要逐步下放到民用市场了。
这样看下来马自达的SKYACTIV-X引擎只是压燃技术的初步尝试,它并没有发挥出汽油压燃引擎的全部实力。当然我也期待未来加入了很多辅助技术后的压燃技术,想想超过50%热效率的引擎还真令人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