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市场 >> 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是电动或插电混动汽车,
在讨论智能网联汽车的时候,大家都会很默契地将视角转向新能源汽车阵营,燃油车的车主多多少少有些插不上话;似乎智能网联汽车无非是有个智能座舱,基础还是智能车机,其次才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些系统同样可以应用于燃油车上,可为何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不尝试打造“燃油动力智能车”呢?
而且汽车的新是个现代化早已确定了顺序,顺序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似乎没有三电系统作为平台,剩下的也就不用谈了。
不要小看“四化”这个词的分量,第一个四个现代化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数十年来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那么新四化也就确定了汽车工业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与流程,所以电动化确定是基础,至于原因其实很好理解,不过得先从燃油车开始谈起。
现在的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在停车后会在车里安静的待上一会或者听听音乐,因为有些时候会感觉只有车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待上一会能让自己真正的放松精神;可是燃油车主总不会待上很长时间,一般时间超过10分钟就会关门锁车。
不是不想多待上一会,而是担心待的时间久了造成电瓶亏电。
燃油车在熄火之后要依靠“启动电瓶”来供电,顾名思义,启动电瓶就是专门用于发动机启动所使用的电瓶,燃油车的内燃机启动需要依靠的是电动机;由于其功能的单一,所以启动电瓶的容量总会很小,一般只有12V-55Ah左右,极限容量约为0.66kwh(度)。电瓶容量不能低至30%左右,否则过低的电压会影响输出电流,发动机也就难以启动了;所以能在熄火后使用的电量其实很少,必须控制时间以防止亏电。
智能汽车有大量的芯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还有燃油车也有的大屏幕和扬声器,这些硬件配置的耗电量其实是挺高的;尤其是高算力的芯片(处理器),如果在停车后使用车机听高清音乐、看高清视频或浏览资讯的话,过程中的耗电量则可以在10~20分钟里让普通的启动电瓶接近或达到亏电的程度。
这就是燃油车不适合打造为智能汽车的根本原因,四个字:无电可用。
这份尴尬相信房车车主的体验最深,房车只要不再房车营地里,取电就是最头疼的问题;车辆必须加上驻车电瓶,配合光伏发电板或小型风电机才能勉强维持低功率用电,想要长时间高功率用电就得配合二冲程的燃油动力发电机,可是噪音又比较大且使用成本较高。所以开房车出行是不敢于放开了用电子设备的,除非是新能源车辆。
电动汽车的电路可以大致分为两路,其一是高压的动力系统,其二是低压的电子配置的电路;低压系统就是给车机和其他配置供电的,电源也是12V为主的小电瓶,部分品牌的车辆会使用高标准的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低压电源。其容量也是很小的,可是高压的动力电池组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可以一直给低压系统充电或直接供电,而动力电池组的容量动辄几十千瓦时,长续航的车辆可以达到80-度之间。
那么就算车辆一小时要耗电两度也无所谓了,超大容量的电池组可以满足超长时间的驻车使用;并且在使用智能座舱的同时还能同步使用冷暖空调,因为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的冷暖风都是用电的,或至少可以用电(插电混动和增程汽车)。
反之,燃油车在熄火之后就不能使用空调了,冷暖风都不可以。
试问有多少司机具备室内或地库停车的条件?
如果没有的话,在夏季和冬季里,停车熄火后还能在车里坐得住吗?所以从电容量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燃油车确实不适合智能化。
怠速不可以吗?
怠速的时候不消耗电瓶的电能,电能来自发电机,只要启动车辆则发动机会一直带动发电机运转。
所以怠速用智能座舱当然可以,可是成本很高,随着燃油车排放标准的提升,这个方式也不适用了。
怠速是指发动机以克服泵系阻力并满足稳定运转的需求而运转的状态,怠速也是在耗油的,怠速的转速可达到转左右;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转速除以二就是每分钟喷油做功的次数,也就是说怠速转就是每分钟做功次的耗油标准。在不使用空调或气温不太低的前提下,怠速耗油量约为发动机排量的一半左右,2.0L/T的发动机怠速一小时就能耗油一升左右;而开启空调会增加油耗,过低的气温导致的过度冷却也会增加油耗,耗油量可达到与排量相当。
正常怠速一小时需要七八元的成本,排量小一些还能略低一些;使用空调怠速的成本貌似比去网吧开个卡座的成本还要高,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大多数车主是不舍得的。
而且在家用车(以汽油车为主)增加了GPF之后,也就是增加了“颗粒物捕捉器”之后,这些车辆都会建议“避免怠速”;因为怠速时的燃油燃烧充分性最差,会产生较多的颗粒物,可怠速时的排气量无法将捕捉器加热到能有些清理颗粒物的工作温度,于是颗粒物就会很快的堵塞捕捉器,大约~公里就会严重堵塞。堵塞后会出现油耗升高数倍,动力下滑数倍,结果只能去拆卸清理。
还能接受怠速用车吗?
综上所述,汽车的技术发展一定会融合科技的发展,必然要走出的一步就是与互联网融合并成为物联网终端;可是燃油车不论从使用成本和使用方式等角度来分析,似乎都已经与真正的智能化无关,这也是汽车必然要实现电动化的原因之一。
其次则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推动清洁电能增长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汽车电动化;年轻的潮人们不用在纠结了,现在的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是史无前例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变革是不会因为老司机的执拗而停止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