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市场 >> 小迪课堂雨季用车,新能源车主该懂的那
雨季来临
各地又陆续开启了内陆观海模式……
各种新能源汽车的“潜艇”模式
在网上也层出不穷
新能源汽车是否已经强大到
无惧潜水工况了呢?
作为新能源车主
又该如何把握雨季用车安全?
一、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区别
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主要区别。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提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来源、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
虽然新能源汽车包含的范围较广,但是当前市场上最常见的还是电动汽车,因此这里以电动汽车为例与燃油汽车展开对比。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而燃油汽车也称内燃机汽车,可以分为汽油机汽车、柴油机汽车和现代燃料汽车等。总体来说,内燃机的动力燃料都属于石化能源。
驱动方面,电动汽车由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直接驱动车轮或者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而燃油汽车的驱动力则是来自内燃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发动机的气缸体内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行驶。
二、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涉水的影响
知道了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主要区别,就不难理解他们涉水后的不同影响:
燃油车的内燃机动力系统:不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都是依靠燃油与空气混合燃烧后做功,一旦水随空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运转发动机,就会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造成发动机损坏,所以燃油车浸水后发动机是不能运转的,车辆不能行使。
新能源的电动力系统: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及高压部件普遍防护等级≥IP67,造就了车辆哪怕浸水了还能在水中保持动力的驱动。
IP67
IP67防护等级解读:
IP67标准是指防护安全级别。IP是IngressProtectionRating(或者InternationalProtectioncode)的缩写,它定义了一个界面对液态和固态微粒的防护能力。IP后面跟了2位数字,第1个是固态防护等级,范围是0-6,分别表示对从大颗粒异物到灰尘的防护;第2个是液态防护等级,范围是0-8,分别表示对从垂直水滴到水底压力情况下的防护。数字越大表示能力越强。
IP67的解释是,完全密封防止外物及灰尘侵入;可抵抗在1米深的水中浸湿30分钟。
那么新能源汽车是否
可以在深水中“自由驰骋”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三、新能源车辆浸水后的影响
新能源车虽然高压系统满足IP67的防护等级,但与燃油车一样,部分低压电器及室内的相关部件不具备防水能力,浸水后会导致如下问题:
1、内饰脏污、发霉;
2、低压电器浸水后损坏或腐蚀大幅缩短寿命;
3、线束接插件浸水后腐蚀,造成接触不良、短路等故障;
4、部分无防水要求的金属件锈蚀;
5、高压零部件如进水会对产品防护等级、耐压值、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等性能均有较大影响,此种情况需要更换处理。
从以上影响也可以看出,车辆一旦浸水后维修费用会非常高,且车辆的残值也会大幅降低。所以涉水行驶是百害无一利的,新能源汽车也一定要规避,毕竟哪怕高压部件的防水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四、雨天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名新能源车主
雨天用车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看天出行,避雨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