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苏联三轮自行反坦克炮,骑着大炮飙车,空降

发布时间:2024/8/28 13:16:13   
自行反坦克炮是一款兼顾火力投送能力和机动性的武器,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证明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装备。同样在二战时期崛起的空降兵,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出其不意的新兵种,不过空降兵限于运输飞机的运载能力,长时间里无法获得自行反坦克炮这样的辅助装备,为了满足空降部队的火力需求,苏联在40年代研发了自带动力的三轮式自行反坦克炮。SD-57自行反坦克炮SD-57自行反坦克炮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的空降部队建设取得成就,而且直升机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直升机这种新武器载重能力还有限,根本不可能直接运载或者吊运过重的武器装备。为此苏联设计师设计了一种自行式的反坦克炮,给空降部队提供基本的机动反坦克火力。火炮以著名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为基础,火炮本体没变,在火炮炮盾右侧后方安装了一台小型内燃机,它的动力经过传动、变速结构传递到炮架轮子上,为火炮机动提供动力。SD-57自行反坦克炮在火炮开式炮架的右炮架上,设计师安装了一个简陋的座位,在靠近驻锄的位置安装有一个摩托车式的方向轮,该轮子可向上折叠,以便露出驻锄作战,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向盘操控,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脚底下的踏板等结构换挡或者加减油门。为了尽量简化火炮结构,火炮的油箱被设置在左炮架内,通过漏斗往里面加油,这样坚固的炮架也能起到一点保护作用,至少轻武器无法可靠地击穿炮架。SD-57自行反坦克炮排气系统被布置在炮盾的另一面,排气管穿过炮盾通过过滤设备后向下排放,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停车作战时,炮组成员不小心被滚烫的排气管烫伤,行驶时排出的废气也不至于直接熏人。行军时将炮架并拢,同时放下方向轮,通过快速压下炮盾前方一个操纵杆打火,和摩托车脚蹬打火差不多。合拢的炮架也可以放上两三箱弹药,再坐上两三名炮手,这样也能稳定重心,爬坡时不会来个“后空翻”,火炮最大行驶速度将近40千米每小时。如此一来,一款三轮式的自行反坦克炮就完成了,虽然并不帅气,但是非常实用,全重只有约1.3吨,适合米-4等中型直升机吊运。SD-57自行反坦克炮SD-44自行反坦克炮SD-57的穿甲能力虽然不错,但是口径毕竟太小,在50年代,设计师又在D-44型85毫米加农炮的基础上研发类似的自行反坦克炮。火炮的基本结构和SD-57一样,不过炮轮改为嘎斯汽车的行驶轮,因为新式火炮的重量增加,最大行驶速度只有25千米每小时。SD-44自行反坦克炮新式的SD-44在年开始服役,总共生产了门/辆,除了苏联自身空降兵装备,还将其中一部分出售给东欧个别国家。结语虽然这种自行火炮结构简单,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很有特色很实用的武器,给空降部队的火炮提供宝贵的机动力,此外也可用于常规部队,用于转移阵地等,让炮兵们可以骑着火炮“飙车”,苏联设计师的聪明才智让人钦佩。SD-13自行火炮在那之后,苏联还研发了类似的SD-13式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并且还曾服役于俄罗斯空降部队,至于SD-57/44,它们均已退役多年。目前这种给火炮安装简单辅助动力的结构已经被各国接受,许多常规火炮都安装了这种动力,可以进行简单的短距离机动,也算是意外点亮了火炮发展的新思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8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