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我们和电动车的关系,正在微妙地发生变化
我们每天都在被海量的信息包围,虽然基于千人千面的AI推荐机制让我们总是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有些事情仍然激起了全国性的讨论。而最近的重点,则是电动车。
·4月19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女车主站在车顶上维权
·5月7日,上海,五菱宏光MINIEV申请上海牌照受限
·5月10日,成都,小区一电梯内电瓶车爆燃,导致多人受伤
这些事集中爆发,就让我感到人和电动车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如果说以前我们对电动车持开放、接纳甚至欢迎的程度,显然现在不同的声音正在不断涌现。一直以来,电动车只是一个工具,在petrohead眼中莫得灵魂的工具,但我已经隐约感受到:电动车颇有一种挑战世界的企图,我们和电动车的关系,正在微妙地发生变化。
电动车的挤压,并非拥堵这么简单
我住在一个竣工于20年前的老小区,停车位自然是紧张得不得了。随着18年上海绿牌政策的实施,我们小区里面挂着绿牌的车越来越多,它们都有一个特点——一个礼拜动一到两次,剩下时间把车位占得死死的。
别看是送的绿牌,它可以和货真价实的“最贵铁皮”沪牌享受同样的路权,因此就导致了在“免费午餐”刺激下,被过度激发的新能源车需求。因为免费,因为没有限制,原本不需要买车的消费者也加入到买新能源车的行列。
从总量上看,上海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订货总量,已经超过了上海每月的私车牌照发放额度。5月份,上海政府停止了对绿牌发放的审批。你的宏光MINIEV马卡龙大概率薅不到绿牌羊毛了。
其实在一线城市中,上海是我认为对开车最友好的城市。先叫停绿牌发放审批也不是为了限制谁,而是重新审视绿牌爆发式增长下的新形势。
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在汽油车上发展过程在电动车上还要再来一遍。当制造电动车的企业越来越多,车辆的拥挤不仅是在道路上,更是作为商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太多的时候,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大家都要面对的课题。
厂商的电动车策略,几家欢喜几家忧
虽然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年,你在市场上买到的新款宾利都是电动的;亲民一点的沃尔沃,你也买不到内燃机的车型。
10年看起来很远,远到真的年到了,特斯拉的ModelS都将成为一辆“老爷车”。回首往事,从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到亨利·福特将汽车生产流水线化,再到如今高速发展的电动车行业,未来的市场将会如何发展?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如今的厂商策略一窥究竟。
特斯拉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为16%),但CEO埃隆·马斯克仍然认为有增长空间。除了目前的ModelS、X、3和Y之外,Cybertruck正在跃跃欲试。Roadster将开辟新的高性能车市场,而SEMI卡车将补全最后一块车型版图。目前看来,唯一不受威胁的,恐怕只有制造挖掘机的徐工集团。
丰田
从现在到年,丰田将启用e-TNGA平台来打造电动车,包括紧凑级SUV和轿车。但同时,混合动力和氢动力车型正常研发。大公司就是这样,多生孩子好打架。
大众
未来5年将投入超过亿美元用于支付“柴油门”罚款和向电动车企业的转型。年,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将会逐渐推出70款电动车型。这其中包括已经上市的ID.4以及60款混合动力车型。接下来10年里,大众的目标是制造万台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毫无疑问,它们都将配备先进的制动系统。
宝马
虽然目前能买到的电动车都非纯电平台(i3、MINIEv、ix3,),但在下一代车型上我们能看到宝马更加倾注的努力。比如i4轿跑和iXSUV。宝马计划在年,将电动车销售比例提高到50%。那剩下的50%呢?来点不加长驾驶者之车吧,求求了。
戴姆勒
不得不感叹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电动车的脑洞。1.0版本很简单,就是照着现在燃油车的系列,在电动车再来一次。比如从小到大是A级,B级,C级和S级,那奔驰就给这些名字前面加一套“EQ”buff,于是就有了EQA,EQB,EQC和EQS。他们有些和燃油兄弟神似,例如前面三位,有些又完全是新平台的车,比如EQS。奔驰和宝马不一样,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啥时候生产多少电动车,大佬的心思我猜不透,但我知道:不管烧油还是用电,内饰的光污染程度只会愈加强烈。
福特
我查了资料,发现美国车企还是生产了不少纯电动车。只是它们没什么存在感。但当福特说要产电动车的时候,petrohead还是忍不住好奇,最后会是个啥?福特的答案既简单又不简单。要说到能代表福特的全球车型,我想就两款:Mustang和F-。
然后福特说先给你们电动Mustang,虽然不是那个Mustang,而是增肥型的Mach-E。但外媒在无数次把它拉出来和Model-Y的PK中,还是得出了结论:这是一辆不输特斯拉的电动车了,首战告捷。
电动F-有了新名字叫Lightning,福特甚至搞了个营销噱头,用一辆纯电动F-皮卡原型车拖动一列超过吨的火车车厢。要买到得等到年,我的问题是:电动猛禽还出吗?
不知道是不是跟风,福特也宣布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之后当然就是电动福特,但其实是换壳大众,因为基于MEB平台打造。大厂为了成本,这个朋友真是说交就交。
造车新势力
在上个月上海车展经过了超过两万步的历练后,我回到家中脑袋一片空白,感叹自己好像参加了几场旗舰手机发布会。他们分别是极狐、智己和恒大汽车。
极狐一播放自动驾驶的视频我直接好家伙,有多厉害呢?你在驾驶座放个书包,它都能给你自动驾驶送到指定地点。当然这还是实验功能,货拉拉师傅们暂时不用惊慌。这辆阿尔发S华为HI版搭载高级自动驾驶ADS系统,解放双手真的快了。
智己和极狐一样,同样走的是高端电车路线,这辆车预售价40.88万。你先别急着划走,厂家的目标人群是三种:科技发烧友、自我至上者和时尚追风人。遗憾的是我不是以上任何一种,但在现场看了实车后,我发现车是真的大,三围尺寸mm/mm/mm,轴距为mm;配置是真的高:CDC电控悬架、全铝底盘、前双叉臂式/后多连杆式悬挂系统、后轮双向12度转向等。当然,还有个上汽爸爸,后台是真的硬。
上海车展有两个展台,台上一个观众都没有。一个是三菱,让看没人看;另一个是恒大,想看不让看。但这些不妨碍我们对恒大汽车的好奇心,我网上找了张恒驰1的内饰,可以说颇具代表性。
三联屏设计让还未入华的EQS不知道该谁尴尬,就看到时候谁先上市,后面那个贼尴尬。但恒驰汽车的想法应该和很多自主品牌厂商一样——让你用车上瘾,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怎么上瘾呢?
·自动驾驶一定要来一套,解放注意力
·加速续航怎么也不能比特斯拉差吧
·屏幕越多越好,数量堪比打车大战时的网约车司机
·做成电子产品,刷抖音那种上瘾
大家可能都读过一类故事:下了班开车到家,一定要在车上再呆10分钟才肯回家。曾经的原因可能是压力;未来的原因可能是——你必须在30寸的中控大屏上守完这波高地才迈得动腿。
综上所述,我挺害怕未来的电动车。
撰文I刘一手图片I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