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能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就没有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人类物质经济发展有史以来,主要利用的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首先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由“薪柴时代”转向“煤炭时代”;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由“煤炭时代”转向“石油时代”。英文的石油(Petrole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岩石之油。石油大多呈液体状态,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是不同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石油时代”之前,人类使用石油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人类用现代手段开采石油的历史,却仅仅只有一百四十余年。在对其进行商业开采之前,石油的用途是极为有限的。人们对石油最初的认识是将其用作盖房筑路、兴修水利、镶嵌装饰,且由于天然沥青含有硫磺和其他物资,人们甚至把它当作灵丹妙药,用以治疗疾病等等。年,匹兹堡的塞缪尔·基尔经过大量实验,成功地从盐井提取的石油中提炼出“含碳油”(CarbonOil),采用这种方法提炼出的石油被广泛用作飞快发展的铁路、航运、工业生产的润滑剂和民间照明的需要。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向西、向南大规模进行领土扩张以后,居住在宾夕法尼亚等地的创业者们开始了用先进手段从地下开采石油的尝试,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努力,年,世界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诞生。此后,作为能源意义上的石油资源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照明市场的垄断及石油开采业最初的繁荣年,当德雷克通过钻井证明新兴工业必须的燃料供应有了保证以后,所有其他的因素——提炼煤油的有关经验以及适宜的油灯都有了发展,此时石油主要被用作照明。石油业带来的高额利润促进了类似淘金狂热时代的来临,到年11月,即德雷克发现油田十五个月之后,大约有七十五口井在采油。但该时期采油量都不高,在年4月情况有了变化,当钻机第一次钻到饱藏石油的油层时,石油以每天三千桶的惊人数量喷出来,产量随之急剧上升——从年的45万桶增加到年的万桶。市场的发展不能迅速适应大量增长的石油。油价从年1月的十美元一桶跌到七月份的五十美分一桶,到了年年底继续下跌到十美分一桶,许多石油生产商纷纷破产了。但低廉的石油价格很快将煤馏油和其它照明油逐出了市场,从而使石油完全占据了照明用途的燃料市场。需求和供给取得了平衡,油价也迅速回升,引起了新的石油开采投机热潮。为了追求高额回报,石油开采业开始了一场大量生产的竞争。这种投机和疯狂的超量生产必然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及价格严重下滑的恶果。年和年的经济萧条吞噬了石油工业,油价下跌到2.40美元一桶。同时,新的发电技术的出现引出了照明工业的兴起,严重威胁着石油业的主要市场,石油开采与炼油企业纷纷倒闭,日益陷入困境的石油工业必须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内燃机的诞生与新的石油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取代了马匹和以煤为燃料的火车机车,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石油被当作燃料,开始大量用于汽车、轮船和工厂。内燃机的诞生给日益萧条的石油工业找到了新的市场,也为石油垄断行业及西方国家现代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20世纪初,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击败了竞争对手蒸汽和电力机车,建立了绝对统治地位。随着汽油发动机的应用,汽车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年,美国从仅有汽车辆,年猛增到90.2万辆。此后,各工业部门纷纷引入新的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动力装置,使石油的消费量迅速增加。同时,随着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纷纷研制新式武器,以石油为动力的坦克、飞机、舰艇、装甲运兵车等先进武器先后问世。与军事工业及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同步,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实力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逐步成为了影响国家权力和地位的重要因素。但尽管如此,两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煤炭而不是石油,从年到年,煤炭在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重由24%递增到62.4%。感兴趣的可以多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