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分享无用的知识,是他的快乐源泉

发布时间:2022/10/6 14:16:04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科普之难,难于做科研。

这句话,知乎十年新知答主

子乾,可谓深有体会。

多年前,他去文昌观看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时,打车路上和司机聊天,司机是本地人,却从没去看过发射现场。

子乾很诧异,但司机接下来的说法也颇令人震惊,因为当地很多人都相信,火箭会有辐射,会危害健康。

子乾和司机做了解释,但司机的脸上依然挂着怀疑的神情……

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的子乾,在大众眼里,是一位标准的科学家,不过如他所说,就是个「科研民工」。

他日常除了专注研究「和大众生活并没有密切关系」的高能物理外,还会抽出时间想选题、拍视频,力图将专业知识「翻译」成人们更容易理解的内容。

正是有赖于子乾这样的形形色色的科普人,在大众面对许多伪科学骗局时,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比如这些年冒出的石墨烯内裤能抑菌、量子阅读5分钟读完10万字、路由器开启孕妇模式、熟鸡蛋能返生等等,许多原本专有的科学名词也纷纷「躺枪」。

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科学是将高深的问题讲的直白,为了让你听懂;骗局是将各种名词讲的晦涩,为了让你听不懂」。

然而,「讲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受众门槛,需要面对众口难调。

但就像子乾在知乎主页上写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从小就有一种分享欲,那些从科学中获得的知识,会让他激动、快乐,并且巴不得迅速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01兴趣使然走上科研之路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个初中生,你好不容易找到一间网吧,恰巧老板对未成年人限制得不严,你拉着你的同学们一起过来联机打cs,结果你身边的「某位同学」,对游戏丝毫提不起兴趣,反而用电脑研究起了飞机发动机原理。

知识有点超纲不说,你见过谁来网吧自学物理的?

这里的「某位同学」,就是未来的知乎答主子乾。

子乾是94年生人,老家在山东日照,父母都在家乡务农。从小也没有受什么家庭影响,之所以走上科研道路,可能就是因为天赋。

天赋的初次展现,是在初中有了物理课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门学科,物理课的成绩自然在班里是名列前茅。

但他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获取,别的同学课余会去打游戏,子乾却更喜欢泡在新华书店里,寻找电子爱好者入门、电子DIY之类的物理科普书籍,去看那些「超纲」的知识。

虽然那些知识,对当时的子乾来说,还存在一定障碍,纵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阻挡不了他的好奇心。

子乾举了一个例子来描述自己对物理的热爱。

在初中物理课上,有一个关于内燃机的实验制作,是用易拉罐做成一个小水箱,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当水蒸气从喷嘴中喷出的时候,带动了叶轮旋转。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实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但当时的子乾仿佛发现了新世界,觉得特别有意思,激动不已。

现在回想当时那种心情,可能是感受到「有一种人对机械的操控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能够为你所用。

那会,子乾还喜欢跑到附近工地上看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车。

据说每一个男孩都有一个挖掘机的梦,不过子乾对这些工程车辆感兴趣,是因为想弄懂它们的液压结构、机械组成,有时候真的会爬到车里面去一点一点摸索查看。

后来他和工地看门的老大爷混熟了,老大爷差点拿出钥匙让他试开一下……

就是在这种对物理的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子乾在高中的时候参加了高中生物理竞赛的学习,基本把大学物理的课程学完了,高考结束后,子乾没有什么夸张的撕书仪式,也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很自然地报了物理专业。

后来考进中南大学,有了学校图书馆,在物理方面的知识探索进一步得到了满足。

子乾说:「自己的人生没有太多曲折,也没有什么戏剧性,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科研之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02没有无趣的知识,只有无趣的人

子乾近期还参加了知乎举办的「向科学要答案」活动。

他在「现代人能将粒子加速到什么数量级」这一问题下贡献了专业回答。

这也引来不少专业人士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不过,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门槛着实有点高,而且这种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也不大,属于扫一眼完全不感兴趣就会划过,或者留下一句「不明觉厉」的评论。

子乾在知乎上拥有近50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9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