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汽车比地铁更高效,你多半会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但如果说这话的人是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的王坚,你的反应还一样吗?“现在堵车并不是因为车太多,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足。”“如果我自己造车,我的目标是‘干掉’地铁。”“汽车不应该完全绑定在5G上,在没有5G的地方,汽车仍然需要保持在线。”“‘聪明’的车必须跑在‘聪明’的路上。”.............这些来自互联网技术大牛王坚的思考,是不是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这些“危言耸听”的言论,王坚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基于大数据、智能科技、云技术等与汽车产业在未来融合发展的展望。在凤凰网汽车第十三季《赵福全研究院》中,王坚从互联网人的角度,以“汽车产业的创新”为主题,畅谈了其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为汽车工业带来的变革和思考。嘉宾: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主持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精彩观点摘要:堵车不是因为车多而是管理水平不足堵车并不是因为车多,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足。日常管理10个人可能乱套,但部队管理1万人依然井井有条。管好的前提是必须改变车辆的“失联”状态,这样就能以汽车为起点,把整个交通有效地组织起来。“聪明”的车必须跑在“聪明”的路上“聪明”的车必须跑在“聪明”的路上,至于是先有路还是先有车,这个问题是说不清楚的。目前,路对车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今天很少有人想到道路对汽车发展的功劳,大家选车、开车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路,这是因为路已经修得非常好了。车的移动性优于地铁和公交如果我是汽车厂商,我的目标是让汽车胜过地铁、胜过公交,让大家都选择汽车出行。而且还要让人们买得起这种高移动性的车,因为车的移动性要优于地铁和公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未来的汽车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对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完全思考清楚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不会只做驾驶一件事,还要对一些危险状况进行预判,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甚至路况还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因此驾驶员绝不只是在做驾驶本身的动作。我们对无人驾驶汽车到底如何与环境相互结合,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汽车不应该完全绑定在5G上汽车不应该完全绑定在5G上,在没有5G的地方,汽车仍然需要保持在线。因为汽车的移动性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覆盖性,汽车到很偏僻的地方,不能因为没有5G就不让汽车去。未来汽车和互联网的关系,甚至会比和路的关系更紧密。核心问题是提升汽车的移动性车企应该面向最大的用户需求、最大的社会价值、最大的经济价值,来解决最核心的“提升汽车移动性”问题。汽车企业要解决的是,汽车的进步能不能促进堵车问题的解决?如果不能,汽车可以订外卖、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都失去意义,因为与解决堵车问题的社会价值相比,这些功能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升级娱乐系统缓解堵车烦躁是本末倒置今天汽车拥堵的问题非常严重,汽车的移动速度变得和自行车一样,这是对汽车本质的最大背离。对于汽车的设计开发者来说,能不能解决堵车的问题?现在大家说的是,我把车里的娱乐系统做得更好一些,让人在堵车的时候不烦燥,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了。未来的汽车必须向着回归本质的方向发生质的变化,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用数据营销汽车是舍本逐末数据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但数据的价值现在被模糊化。汽车行业中用数据助力汽车营销,而不是真正用数据来改变汽车,这是舍本逐末。这次科技革命是整个技术体系的改变从云计算、大数据,到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再到物联网,我们讲了很多技术,好像会发生什么,但是实际上又没有发生。这恰是本轮科技革命和以往的技术革命明显不同的地方,因为这次科技革命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全面改变,而不是单项或几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常识性技术最难突破最难突破的正是常识性技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就是突破不了。天天想着很深奥的技术是于事无补的,我们今天最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常识问题。未来汽车最核心的价值由计算能力来驱动未来汽车最核心的价值将由计算能力来驱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目前车企都在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另外车上安装的软件越来越多,只不过大家还没有从计算能力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变化罢了。未来的汽车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计算平台,而不只是一个运动的机械平台。谁迭代更快更能胜出谁的迭代更快,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就好比大家都还是乡间土路时,谁率先把路升级成碎石硬路,谁就能享有碎石硬路带来的好处,进而也就更有希望把路再升级成柏油路。今天的挑战不是实现技术而是理解技术今天的技术挑战,主要不是实现技术的挑战,而是理解技术的挑战。就像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一样,我们对人驾驶汽车的理解也还很肤浅,因为我们对人本身的理解还很肤浅。“门对门”是汽车最大的竞争力汽车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替代不了的,因为它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做到“门对门”移动的交通工具,这是汽车最大的竞争力所在,其他优点都是在此基础上的锦上添花。购买解决不了能力的问题购买解决不了能力的问题,或者说只能解决基本的生产能力问题,不能解决更重要的创新能力问题。以下为全文实录:赵福全:凤凰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我是本栏目主持人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王博士,请和大家打个招呼。王坚: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本轮科技革命是技术体系的全面改变赵福全:王博士,在我们汽车人眼里,您是一位非常神奇的人物,是来自“云”里的神秘博士。阿里集团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而您作为技术委员会主席,直接影响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决策。我知道,您在很多场合都分享过自己关于汽车行业的思想和观点,尤其是关于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也对信息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原来的传统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后的物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将越来越大。那么,从您的角度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到底会带来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王坚: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在过去五年里,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很多新技术,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个新技术成为热点,说是会改变世界,结果发现似乎也没有改变什么。从云计算、大数据,到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再到物联网,我们讲了很多技术,好像会发生什么,但是实际上又没有发生。其实我认为,这恰是本轮的科技革命和以往的技术革命明显不同的地方,因为这次科技革命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全面改变,而不是单项或几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赵福全:本轮科技革命不像当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那样,是一项技术突破引发人类社会跨入工业时代。王坚:本轮科技革命是一次技术体系的深刻变化,因此其意义可能比蒸汽机更加广泛和深远。相对而言,我觉得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者称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气革命”更贴近一些,因为当时也产生了一整套的全新体系,不仅仅是电能本身,也包括电动机、电灯、电话等一系列使用电能的新发明,以及电能远距离传输技术等,由此电能才得以大规模应用。三个核心要素的重要性被“热词”模糊了王坚:在本轮科技革命引发的体系变化中,我认为有三个非常核心的要素。这三个核心要素其实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热词”,但是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过之后,结果反而使其重要性变得模糊了。第一个核心要素是互联网。今天互联网这个词好像不“时髦”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现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概念。但其实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仍然是互联网,只不过定语不同罢了。就像我们今天不用刻意强调是V电还是V电,或者是高压传输电还是低压传输电一样,这些说法的差别没那么重要,都可以统称为电。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虽然有了新变化,虽然加了定语上去,但是互联网始终是其本质,这一点并没有改变。我认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互联网都是技术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素。第二个核心要素是数据。最新的概念是大数据,大数据既让大家重新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数据本身的作用。我在著作中提出过数据资源的概念,强调数据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但数据的价值现在被模糊化了。以汽车行业为例,我看到的大部分情况是用数据来助力汽车营销,而不是真正用数据来改变汽车,这其实是舍本求末。我认为,在未来的技术体系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和资源。在这里我没有说大数据,因为按照我的理解,大数据只是利用数据的一种方法,就像怎样使用钢材有很多种方法一样,而真正核心的还是数据本身。第三个核心要素是计算。也有很多概念产生,使大家反而忽略了计算本身。从云计算到雾计算,再到边缘计算,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提法,但讲来讲去还是计算。其实这些不同的提法,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在从自己的角度阐述计算的不同方式而已。我认为,互联网、数据和计算是三个核心要素。未来这三个核心要素彼此之间、与其他技术之间以及与众多产业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就会引发非常巨大的变化。赵福全:现在出现了太多的新概念,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内涵。大家对新技术的理解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概念多了反而容易糊涂。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往往局限于概念,并没有根据自己主业的特点,来思考和实践如何有效发挥这些新技术的本质作用,这恰恰是因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王坚:我觉得其实最难突破的正是常识性技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就是突破不了。天天想着很深奥的技术是于事无补的,我们今天最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常识问题。赵福全:这个观点非常重要,我们最应该解决常识问题,或者说我们应该“勿忘初心”,从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形成最基本的能力,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这样就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互联网的价值在于解决行业的基本问题赵福全:刚才您谈到了互联网、数据和计算三个核心要素,实际上,您也是这些技术发展的直接推动者。接下来就请您谈谈,这三个核心要素将如何改变汽车产业呢?王坚:我是不懂汽车的,不过作为旁观者或许反而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汽车行业的人们可能认为,汽车现在的样子是天生的,是很自然的,而我认为并非如此,汽车绝不是天生这个样子。例如汽油与汽车结合在一起,今天看来很平常,但是最早出现的汽车是以蒸汽机驱动的,用煤做燃料,只不过后来有了内燃机,整个汽车的结构才逐渐变得更适应内燃机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汽车就应该使用汽油。实际上,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以后都会变得大不一样;而很多今天闻所未闻的事情,可能以后都会变得习以为常。这是我们先要建立的一个基本认识。赵福全:近几年在中国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究竟应该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我认为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在本质上都不是简单加上互联网的问题,而是要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一种能力,使自己的行业如虎添翼、快速发展。互联网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当然也包含了很多的子技术。如果各行各业都能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得很充分,解决了各自行业的最基本问题,那么互联网就会走进千家万户,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坚:是的。互联网将改变整个社会,当然也会改变汽车的形态。我不是汽车专家,但我知道历史上汽车的外形发生过很多变化。比如在三四十年以前,汽车是比较方正的,而现在汽车造型更强调流线性,比过去更加圆润。一直以来,汽车虽然在外观上变化很大,不过在本质上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今天,情况恐怕要有所不同了,我们需要反思,未来的汽车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站在发展的角度看,这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汽车是三个核心要素的最佳载体赵福全:新一轮科技革命包含的内容很多,有些技术可能是既换了汤,更换了药;但也有些技术可能只是换了汤,并没有换药,之所以拿出一个新名字,只不过是营销手段,希望被人认为是新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尝试和追求新技术的同时,时刻不忘这些技术的核心本质,以及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实际上,今天大家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