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灵 拷问三缸发动机与干式双离合二选其一,
序:燃油动力汽车时代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也许五年后就会是新能源汽车主导车市;那么在燃油车的 阶段选择一台代步车,不会留下的遗憾的选项一定是,低于这一标准的车辆总无法在 的燃油车使用阶段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什么这么评价呢?
节:三缸发动机的优缺点
L型直列三缸发动机的NVH体验是公认的差,NVH指振动、噪音与声振粗糙度。导致这三点表现差的原因是内燃机无法抑制的振动,其功能是通过燃油爆燃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利用动能驱动活塞连杆推动曲轴运转输出转矩(扭矩)。
爆燃-推动-扭转状态在这一能量转化过程中会因燃烧时分子无规则的剧烈运动撞击产生振动,而活塞连杆的运动动作又会带动发动机机体产生整体的动作;但是发动机是通过机脚胶固定在车架上,机体被限制到无法移动则机体的运动等于冲击力,这一冲击力通过机脚胶撞击车架则会造成车架的振动。震动必然会产生声波,车身共振则会产生环绕的噪音,并且能通过方向盘或者档杆感受这种振动。
说明:L型四缸发动机在一组气缸点火做功时,对称的另一组气缸内虽然不做功,但是活塞连杆或做出相同的动作;这种状态能够抵消一部分爆燃对机体产生的惯性作用力,可理解为对称补偿或对冲。不过仅依靠结构本身的运行特点仍无法做到理想的NVH水平,所以直列四缸发动机也会通过平衡轴或双横轴技术实现更理想的平稳运行状态。
L4发动机的“协同合作”三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1-2-3或1-3-2,简而言之是三组气缸交替的做出进压爆排四冲程动作;那么拉扯发动机机体的惯性作用力也就会交替的出现,重点是三缸机做功时没有对称的活塞连杆结构抵消作用力,仅依靠平衡轴技术想当然无法做到平稳的运行。所以三缸机的抖动感会相当明显,不过转速越高这种感受会越低;因为转速快则会降低发动机摇摆的幅度,本质是作用力出现的频率高,在一侧没有过度倾斜时会被另一侧拉动抵消。
L3发动机的“各自为战”然而在低速转速驾驶或怠速时,发动机的摇摆幅度变大则会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同时发动机在振动中运行的磨损程度也会严重一些,三缸发动机因正常磨损而出现烧机油现象的公里数往往比四缸发动机更低。所以在选择汽车时不建议考虑装备三缸机的车辆,尤其是价格偏高的合资车或进口车,这些车只有品牌价值实则没有品质;不过一定要在L3和DCT干式中二选一,L直列三缸发动机应为 项。
三缸发动机机体第二节:干式双离合的缺点
首先说明对于普通代步汽车而言,干式双离合是没有任何优点的变速器。这种机油利用两组执行离合器控制两根输出轴,每根输出轴上分别布局1/3/5/7和2/4/6挡;在换挡时可实现两组离合器同步半联动,以类似于交叉式的方式实现档位的瞬间分离与结合,换挡速度可以说是极其快。但这并不是干式双离合才有的优势, 的湿式双离合同样做得到,区别无非是湿式双离合器的制造成本更高。
干式与湿式离合器概念区分如上图所示,湿式双离合将离合器固定在油腔内,通过变速箱油的流动实现保护和主动散热,这种结构能够保证离合器的耐用性与高负荷运转的稳定性。而干式双离合没有油液的保护则耐用性很差,散热依靠风冷则低速时容易过热,尤其是在拥堵路段低速驾驶时问题比较突出。干式双离合的离合器总成是成本较高的损耗件,如道路拥堵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数万公里就要考虑用4~6K的成本更换一组总成。
双离合器且部分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双质量飞轮还存在生锈的问题,一旦生锈则异响源源不断,配合低速驾驶换挡逻辑错误导致的换挡拨叉敲击异响(概率出现),这种变速箱是既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也没有使用成本上的任何优点。所以这种变速箱在成熟的海外汽车市场是极少见的,质量稳定的湿式双离合才是主流;而对于动力储备非常充足的汽车而言,这些车用传动效率略低但换挡平顺的AT变速箱体验会更好,除了少数纯粹追求极限性能的 级豪华超跑才会选择湿式DCT。
最有代表性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总结:裸车价超过10万元的汽车使用三缸发动机不合理,除非是少数豪华品牌汽车的入门级车还值得考虑,因为有些用户是只追求品牌价值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不论是哪个价格范围的车辆装备,这些车理论上都不值得参考;三缸机是体验差和后期用车成本略高,干式双离合是体验很差加用车成本倍数级提升,所以车价越低的车则越不应该选择干式双离合,而能追求品质的高预算已经没有选择这种变速箱的理由了。简而言之,L3与DCT都不建议选择,一定要二选其一则建议选择L3。
四缸发动机真香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