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主推三缸机,真的是迫于排放法规的压力吗
“三缸机”是个神奇的产物,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关于三缸机的话题,都会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即便有个别三缸车主站出来说句公道话,通常也会被怼到自闭。
今天我们不去争论三缸机到底抖不抖,而是要挖掘三缸机背后的疑点,从而终结这场辩论赛。
疑点1:“弃四投三”是进步还是倒退?
曾经的“三缸夏利”“三缸奥拓”给人们留下的心理阴影,是人们排斥三缸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缸机天生的抖动是对廉价感最直观的体现。
在那个时代,三缸机存在的意义是迫于缩减成本,价格便宜才是王道。
如今,愈发严格的排放法规给了三缸机重生的机会。三缸机或许更擅长小排量涡轮增压这一命题,相同排量的三缸机与四缸机相比拥有更大的单缸缸径,因此低扭更强。更小的排气干扰使三缸机受涡轮迟滞的影响更小,动力输出反而比四缸机更顺畅。
同时,体积小巧的三缸机也为将来安装电气化系统预留了更多的空间。许多厂家还增加了平衡轴或对机脚做了进一步强化等方法来抑止抖动。
与老一辈三缸机相比,有新技术加持的三缸机,在性能与可靠性方面都有赶超四缸机的趋势。
疑点2:迫于压力?还是利益驱使?
按理说,少了一个“缸”,也就意味着更少的零件和更低的成本,相应的售价也会比四缸更低。
可奇怪的是,某些车型在换装三缸机后价格不降反升。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车企举着响应节能减排号召、迫于排放法规压力的旗号推广三缸机,实际上却利用三缸机谋取了更高的利润。
俗话说“玩命的营生有人干,赔本的生意没人做”,资本不会为了环保而放弃赚钱的机会。消费者也不会为了“黑科技”拿自己的血汗钱铤而走险。
疑点3:“弃三投四”三缸到底有没有未来?
三缸机在欧洲卖得好好的,怎么到中国就不灵了呢?前几年还大张旗鼓进军三缸机的厂家,如今也开始默默地换回四缸机。
换回四缸机的别克英朗销量立竿见影;吉利也为缤越补充了四缸版本;
本田在第11代思域上取消了1.0T三缸版本;即便是梭哈三缸机的福特,也有传言称福克斯有望在年换装四缸发动机……
由于三缸本身质感较差,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消费者在买车时会刻意避开三缸车型,尤其是在同价位有四缸竞品可选时,绝大多数人就更不愿意选三缸了。
这些“弃三投四”的厂家在受到了市场与法规的双重夹击后才幡然醒悟。而如今随着混动技术的普及,三缸机似乎也不再是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最优解。所以三缸机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单靠抑止抖动是不够的,降低售价让利消费者才能博取一线生机。
江湖君不否认EcoBoost和VC-Turbo三缸机的优秀,但在后内燃机时代,拼的不仅是研发实力,更是对待消费者的诚意。
消费者对三缸机的品质持怀疑态度,难道不是以往经销商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导致用户维权困难所造成的吗?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