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百年交大这里有一份属于你我的共同记忆
樱花盛放,气清景明
时光在交大校园里静静流淌
转眼间
西安交大已经迎来了她的第个生日
时光荏苒
让我们把时间条拉回到学生时代
再次感受那段青葱岁月
清晨,闹钟响起
你迷迷糊糊在枕边摸了半天,才想起自己为了确保闹钟的效果,前一天晚上把手机放在了下面的桌子上。今天是周五,每周两次的跑操还差一次,老师七点就走了,得抓紧时间。
匆忙洗漱过后,你一路小跑到了东南田径场,越是临近七点,人越多,你只好乖乖排着队。盖完了章,你感觉身体里有些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又绕着田径场跑了两圈,感觉神清气爽。
回到寝室,洗完澡,如果1、2节没课,大可睡个回笼觉,你看了一眼课表,还是抄起书本上课去。在上课之前,你决定先在康桥苑解决早饭,一碗稀饭俩包子下肚后,你向主楼走去。
走进教室,老师还没来,但前排座位早已经被占完了,你往后走,坐在一个不前不后的位置,翻开书预习一下老师将要讲的内容。
课上的时候颇为自由,老师在上面讲,你偷偷刷了刷手机,却发现周围人都在认真听讲而自责不已。下一节课老师讲到了重点,你专心致志,时间很快过去,铃声响后,你看了看课表,下节课在中二楼,有点远,不过二十分钟的大课间肯定够了。
下午,忙碌继续
中午下课后,饥肠辘辘的你跟舍友一起来到了梧桐苑,那里是下课铃响前最思念的地方,下课铃响后想箭步飞往的目的地。位于梧桐苑一楼的山西刀削面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食堂里和你相熟的打菜阿姨,总是给你比别人多一些。吃过午饭,你去快递点取了快递,一路跟同学打打闹闹回到寝室,准备睡个午觉。
下午的5、6节依旧是在主楼上课,两个小时很快过去,7、8、9、10节都没课,你从教室出来,直接走向了图书馆,准备在那里安静的上一会自习。
夜晚,安静放松
到了晚上空闲时间。你从食堂回到寝室,逛了会儿视频网站,又在游戏里和同学大杀四方。天黑得很快,你关掉游戏,带着电脑去参加社团的培训。
经历了一波涨姿势,你心满意足地回到寝室,把培训学得的东西又自己在电脑上试了一遍。隔壁寝室的同学喊你出去宵夜,你痛快地应了下来,和他们一起出去。
回来的时候差点没赶上门禁时间,挨了阿姨两句唠叨,最终有惊无险地踏入寝室。
周五晚上并不熄灯,但你还是按照习惯的时间换上睡衣爬上床,那时每个铺位都隔着床帘,你跟舍友一边开着卧谈会,一边期待着美好的周末,回民街的麻辣鲜香,钟鼓楼的历史绵长,想着想着,你进入了梦乡......
如今
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迎来了她的第个生日
在岁月的长河中
她创下过无数的辉煌与荣誉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63年前,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告别繁华的上海,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名学生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登上“向科学进军”的西行列车。学校领导、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更是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我国最早的大学科学研究机构
年,交通大学成立交通大学工业研究所,初期研究工作主要是承接社会各界委托的化学、电气及材料等方面的分析试验项目。年春,扩建并更名为交通大学研究所,成为我国最早的大学科学研究机构。
首创近代化新式教育体系
西安交大是我国最具开拓性、办得最有成绩的大学之一。第一,在我国历史上首创近代化新学教育体系。一个在我国高教史上明确记载的事实是:南洋公学在19世纪末凌空出世后,不仅立刻成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源头之一,同时也相应成为我国小学、中学、师范教育的源头,以及大学编译出版事业的源头。率先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领跑我国新学教育,这是学校直到今天都最骄傲的一点。第二,为我国办出了一所独一无二的理工管大学。
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
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教授指导并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促成了我国第一家民族电机制造厂——华生电动机厂的诞生。
我国第一部自制汽车
年交大电机科毕业生支秉渊研制成功出我国第一部汽车,并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之父”。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培养基地
年7月20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交通大学与交通部电信总局、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制造厂合作,成立电信研究所。
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
交大电器教研室于年开始真空开关的研究,当年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真空灭弧室试样,年成功研究出商用真空灭弧室,并实际进行了实验,达到国际产品的同等水平,占据了50%的全国市场份额。
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
年,西安交大数学与力学系在著名力学专家唐照千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一直应用到70年代。年,唐照千教授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并及时应用于平顶山电站大型发电机组振动测试。
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年,西安交大迁校不久就参与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的全部设计和制造工作;60年代周惠久院士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高校重大的科研成果“五朵金花”之一。
国内第一个光笔图形显示器
20世纪7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成功研制出光笔图形显示器,填补了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具及通用光笔软件方面的空白,把我国工业生产的全盘自动化水平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首创我国众多专业
此外,西安交大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
我国西部第一个研究生院
西安交大研究生院是年全国首批试办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部唯一的研究生院。
我国西部第一所国家重点大学
年,西安交大进入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行列。由于交大西迁,祖国西部第一次拥有了国家重点大学。
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
年,郑南宁院士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我国第一个全面实行书院制的高校
西安交大还于年起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书院制”,是国内第一个全面实行书院制的高校。此前,西安交大于年在全国率先提出“2+4+X”三段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工程坊”,倡导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与“书院制”共同形成了西安交大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步曲”,学校致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扎实基础、科学素养、全球视野、求实创新的杰出人才。
国家第一批“双一流”高校
年9月,西安交大进入国家第一批“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在周年校庆上,交大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吹响了向西进军的号角——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片以“国字头”命名的土地,不仅被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寄予厚望,也承担着国家建设振兴西部的使命。
从年校领导实地考察,到年4月创新港正式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再到年全面开工建设,在年,西安交大将全面进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这里,中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即将面世。
不仅如此,在年的风雨前进中,西安交通大学还拿下了多个全国科研“第一”
年代科研“第一”事件一览
年设立工业研究所,为国内最早设立在大学的研究机构
3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
3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终端有损耗的T形低通与高通滤波器瞬流计算公式,创造性地拍摄了直流与交流场合下的瞬流图
年国内首创气相高压裂馏棉子油法在铁路及有关行业得到了应用
30年代中国最早的关于混凝土轨枕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30年代国内最早的汽油、柴油代用品植物油裂解技术开发
50年代起陈学俊院士在国内最早开展应用基础学科--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成为国内这门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由他提出的多相流及传热领域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为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与中国动力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数学与力学系唐照千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
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机)
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机械整流倍加加速器
60年代周惠久院士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高校重大的科研成果“五朵金花”之一
60年代初黄席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电磁波散射传播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70年代,开创了我国瞬态电磁场的研究工作,80年代完成了飞鱼导弹模型后向散射近场的理论计算及测试
年西安交大自制的WSJ-2多功能数据处理计算机
年周惠久院士研发的“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年西安交大首次提出了VGMP非键盘输入
年我国第一台伪随机码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年信息与控制系开发了我国第一台JTR-1型教学机器人
年我国首个径、混流式“全可控涡”三元叶轮
年国内首创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试验系统
90年代末国内首台激光快速成型机
年郑南宁院士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年发明基于液态金属电弧放电的大容量直流断路器,创造了国际领先的性能指标
年建立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基础与转化理论,进而制定出国际上首部相关标准
年开展世界第一例“可动人工寰枢关节置换手术”
TOBECONTINUED
(据不完全统计)
经过年的风云变幻,西安交大这棵大树在西北这块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愈发繁茂,西迁精神作为西安交大独有的精神财富和气质品格,也必将激励着怀揣中国梦的西安交大人谱写更壮美的光辉篇章!
西安交大,为世界之光!
内容综合: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