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从法兰克福到慕尼黑,德国巨头终于痛下电
撰文
郑文编辑|周长贤
,IAA移交慕尼黑。
从法兰克福到慕尼黑,地址的变化宣告德国汽车工业的变革决心。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是一个十足的汽车之城,宝马总部坐落于此,奥迪总部也在不远处,在慕尼黑的周围还集散着许多一流的汽车设计工作室。
车展的属性也由传统汽车展览变为出行博览会。慕尼黑以全新的视角凝视汽车行业。
这是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传统五大车展中第一个恢复举办的盛会。作为出行博览会,除了主会场外,主办方VDA和车企们还决定将部分展会移入市中心,在老城区的几处地标广场搭建露天展台,以此市民节日形象呈现此次博览会。
“EZAPFTIS(电动化开始了)!”成为慕尼黑车展的主题,这句口号源于慕尼黑啤酒节开启的口号“EZAPFTIS!”
它的呐喊像是要唤醒沉默的民众,也像是对讨厌的环保组织的对话,更像是要车企以釜底抽薪之魄力去拥抱改革。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HildegardMüller在慕尼黑IAA展开幕式上更是表决心,“欧洲希望成为全球首片实现气候中和的大陆,致力于气候中和的移动出行未来,将在IAAMobility上得到体现。”
终于,这次欧洲老牌制造商再也没有人提起内燃机,开始认真严肃地修订目标,加速推进着他们的战略。
宝马、奔驰这对百年对手,以及奥迪将秀出怎样的实力?大众在“NEWAUTO”战略之后,又会有什么动作?来自东方的客人又将展露什么样的野心?……慕尼黑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
不同的片段、影像在这座文化、艺术之都交替、变形、重塑……在这台疫情下不算太繁华的盛会散场之后,新的时代,真的要抽芽了?
痛下决心的电动化
慕尼黑是宝马的故乡。作为主场作战的东道主,宝马是本届展会最大的参展商,带来了%使用再利用材料打造的BMWi循环概念车(BMWiVisionCircular)。它代表的正是宝马想要传达的“全价值链碳中和”理念。
同时,宝马还提出年底,集团全球汽车生产基地将实现碳中和,累计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超过万辆;年车辆使用阶段碳排放减少至年的一半,全价值链碳排放减少40%;最终致力于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老对手奔驰也丝毫不掩饰对电动化转型的迫切,一口气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EQE、全新梅赛德斯-AMGEQSMATIC+、梅赛德斯-迈巴赫EQS概念车、EQG概念车四款全球首发电动化车型。这标志着奔驰全系子品牌车型走向电动化,也宣告着三叉星徽“全面电动”。
关于全面电动化的决心,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康林松(OlaKllenius)说,“这一次的发布是我们向全面电动转型的力证。最重要的是,我们致力于向可持续的出行体验进行转型。这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近在眼前。”
奥迪则带来了“sphere”概念车中的第二款车型grandsphere,该车的续航里程将超过公里。这款车应用的技术和设计特点,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广至奥迪品牌旗下的量产车型当中。
大众选择将全部展示位留给ID.系列,并加速NEWAUTO战略。年,大众汽车将推出首款面向小型车细分市场的ID.车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同时,到年,大众汽车会将欧洲市场中纯电动车型销量至少提升至70%,在北美和中国市场至少提升至50%。
雄霸欧洲的大众集团正如70年代石油危机中的美国车坛老大通用,倾尽全力将自己这艘巨轮调转船头,从自己最擅长的细分市场开始自我革命。
当然,在变革的重要阶段,供应商的变革同样声势浩大。大型汽车零配件制造商的展台遍布每个展馆,气势并不输于OEM。
博世与奔驰合作了L4级别的代客自动泊车;大陆则展示了基于服务器的车辆架构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麦格纳秀的则是eDrive电动驱动肌肉,可为电动车增加高达公里的续航……
“你所信仰的任何事物,都会将你生吞活剥。”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说这句话时一定没想到有一天这句话警示着整个欧洲汽车行业。
今天,欧洲“OldSchool”车企们正在亲手打破自己过去坚守、信仰的东西。
德国巨头的阵痛
多年前,当卡尔·奔驰激动地拉着妻子伯莎说:“世界上任何魔笛所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这个双节拍的家伙或许可以创造出来,它唱的时间越长,就仿佛越具有魔力。”世界上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诞生了,汽车的心脏由此开始跳动。
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宣告,燃油机的时代过去了。而那些一直站在高处的巨头们一时也很难适应自己的全新危机。
让我们将时间往回推至四年前,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
这一年,宝马发布了“ACES”战略,展示了X7iPerformanceConcept概念车、iVisionDynamics概念车和i3/i3s,这些车型分别归属于宝马插电式混动iPerformance品牌和纯电动i品牌。显然,全系电动化的决心不足。
同样的,尽管奔驰在稍早的巴黎车展上刚发布瞰思(CASE)未来战略,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表示,“我们仍然坚守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对于欧洲老牌剑客们,他们对内燃机的执念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
而大众集团在大众之夜推出“RoadmapE”新能源战略的同时,提出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没有冲突。如果时间来得及,他们希望最稳妥的转身方法是拉长变革周期,内燃机反哺新能源,缓慢转身。这一年,欧洲老牌车企们,开启了新能源变革大门,但似乎又没完全开启。犹抱琵琶半遮面。
即便来到年的最后一届法兰克福车展。当康林松表示EQ电动车型将成为梅赛德斯-奔驰未来的核心业务之时,显然占据奔驰馆一半位置有余的EQ系列车型所呈现出来的功力远不如在燃油车上游刃有余。
奔驰展台一侧摆放的银灰色SmartEQfortwo仅仅只有公里的续航;在8号馆放着的Hondae也只不过平平的km而已。(对了,这一届慕尼黑IAA展,强大的日本汽车工业存在感弱到了极点。)
但他们不想变,有的是力量推动巨轮向前。
同样没有缺席的还有环保人士的示威活动,尽管今年慕尼黑IAA展强调绿色出行和气候友好,但环保组织仍然认为这些都是对环境污染的变相粉饰。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在进入会场前就遭到了绿色和平组织活动人士的质问。
这些老牌车企身上戴着太多的枷锁,环保人士将环境污染的大帽盖在他们头上;政府用收紧的政策将稳固工业地位的压力捆绑在他们的腰间;东方的车企又企图在变革时代推翻他们的游戏统治权……
来自东方的虎视眈眈
随着中国市场成为最大单一市场之后,很多车企不管愿意否,他们都不得不将中国看作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和第二故乡。
而如今,来自他们口中的第二故乡的品牌也锚定了他们的故乡。
德国试图在行业趋势上翻身的雄心赤裸裸摆在桌面上,而来自东方的选手则同样想在全新的赛道上借此在燃油机的发源地登堂入室。
这其中,长城品牌的心思是最赤裸的。在慕尼黑,魏牌正式发布品牌使命和愿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娱乐化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全球年轻人数字时代的挚友”,及品牌精神“OnRoadAlways”。
魏牌欧盟品牌副总裁强孙兵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长城汽车海外战略的领军者,魏牌将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率先登陆德国市场,并以此为起点,开启魏牌进军欧洲之旅。”
而作为魏牌征战欧洲市场的“排头兵”,摩卡(Coffee01)PHEV将预计在年底开始接受预定,年上半年首批陆续交付。就在明年,魏牌首个欧洲品牌体验中心,将在这座城市落成开业。
与魏牌一起,欧拉在慕尼黑完成了欧洲首秀。登陆慕尼黑的欧拉宣告开启欧洲战略。未来两年,将为欧洲用户提供超过5款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车型,到年,欧拉将在欧洲投放10款以上的全球首发车型。
有意思的是,在德国三剑客犹豫电动化战略的年,WEY品牌没有一些犹疑,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完成首秀,实现了长城进军欧洲的一次预热。四年后,野心只多不少。
而极星欧洲总裁ThomasIngenlath也在慕尼黑IAA上介绍了品牌扩张计划。计划于年底前将业务扩展到全球30个市场。来自中国的新品牌小鹏、零跑、蔚来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变革者的自信……
在欧洲,这片德系车的天地,新兴的能源变革者们虎视眈眈,妄图在此容身并不断扩大势力。北美的特斯拉尽管没有出现在慕尼黑展,但是特斯拉今年前五个月,在德国的销量实现了%的同比增长。
新角逐竞赛的硝烟已经在巴伐利亚洲蔓延开。
8月份,德国达成5.33万辆的新能源销售量,同比微降。这个数据在“缺芯”大背景下,依旧算得上比较珍贵的成绩。
除了挪威以外,欧洲整体的汽车销量都在下滑,主要汽车市场的降幅范围在15%~29%。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单一市场,受疫情以及“缺芯”的双重影响,供应量已经下滑到20万辆以下,他也使得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历史新高。
主流市场挪威、瑞典、德国、法国分别达到87.7%、47.1%、27.6%、19.8%,尤其是在德国这片对内燃机有普遍崇拜的土地上,27.6%的渗透率非常难得。“减碳”进入到快速的实践阶段。
而在这块最古老的汽车发源地,无论是谁占得主动地位,都将是一个无上的荣耀。敌人已攻进老巢,来自巴伐利亚的巨头誓要守住大本营,而来自北美和东方的新兴力量,要在这个诞生汽车工业文明的国度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