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红色文博密码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变迁的

发布时间:2022/8/26 15:42:52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文物胜千言”,与文物的对话,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它们能带我们走进它们所处的时代,感受独特的历史气息。

从年到年,岁月倏忽,百年沧桑。转眼,中国共产党已成立百年。北京文博开设“红色文博密码”专栏,透过博物馆里的红色文物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

今天,我们从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机车说起,一起探秘该机车背后的故事吧!

战争年代重要的运输工具

年8月,哈尔滨机务段工人响应毛泽东“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一边修复机车设备,一边支援前线。工人们将在抗日战争中损坏了的ㄇㄎ(读音:moke)3型号蒸汽机车拖回机务段进行整修,经过28个昼夜的奋战,这台机车复活了。10月30日,为鼓舞解放区军民的斗志,工人们提议将ㄇㄎ3型号机车起名为“朱德号”,以表达对朱德总司令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在解放战争年代,“朱德号”机车奔赴各地前线,有力地保证了人民解放军在重大战役中的运输需要,为解放东北起到重要的作用,立下赫赫战功。它的名字响彻东北各个战场,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东北铁路的军事运输任务。

年1月,“朱德号”机车被东北铁路总局授予了“开路先锋”的称号。4月30日,为了庆祝“红五月”,哈尔滨铁道工厂修复了解放型号蒸汽机车,经东北铁路总局批准,“朱德号”机车进行了 次换型,并首次镶嵌朱老总的头像。

中,“朱德号”掀起了满载超轴公里的劳动竞赛,它冒着枪林弹雨,把军用物资运到 战士手中。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朱德号”机车担当救灾物资的运输任务,把一车车大米、白面运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新中国建设中,“朱德号”机车踊跃参加“满、超、五”运动,在安全正点、多拉快跑、技术改造方面作出贡献。

“朱德号”机车组重新组建

年1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朱德号”机车组重新组建,在哈尔滨站举行了剪彩仪式。

为 纪念,退役后的“朱德号”机车被送往牡丹江机车工厂按原貌整修后存放在哈尔滨机务段,年又奉命调往铁道部科学技术馆,现存放于中国铁道博物馆内。

中国铁道博物馆内的“朱德号”机车

年8月31日,经铁道部批准,“朱德号”机车更换为东风4B型号机车。车号取朱德同志的诞辰年份,并 固定下来。

年11月8日,“朱德号”机车由内燃机车换型为韶山4型号电力机车。牵引定数由吨提升到吨。

“敢挑重担、勇当先锋”

年9月1日,“朱德号”机车换型为和谐电3D型号机车,标志着这台享誉全路的伟人号机车,顺利完成第5次换型。象征红色血脉的车体、悬挂于机车中央的朱德铜像和以桥梁为基础设计的外观时刻彰显着这辆机车厚重的历史底蕴。

同年12月1日,“朱德号”机车首次担当牵引旅客列车进京方向的任务,正式告别了牵引货物列车的货运历史。在此之前,“朱德号”机车曾经多次往返于公里的京哈两地之间,在对路况信息进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乘务作业标准指导书,确保所牵引的旅客列车能够安全平稳高效地运行。在牵引旅客列车的岗位上,“朱德号”依然焕发着“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光彩。

七十多年来,“朱德号”见证了中国铁路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先后跨越蒸汽、内燃、电力3个动力时代,历经5次换型、6次换车,历任24任司机长、名乘务员,先后在滨洲铁路、哈长铁路间担当货物运输任务,累计完成货物发运量超过万吨。

“朱德号”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

续写着“开路先锋”的传奇

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京华丹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4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