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市场 >> 一辆上游1702,一代关于桂林境内那些蒸
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列“火车书吧”落户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让全校师生眼前一亮,这是该校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阅读新空间。而这列“火车书吧”,却由此激起笔者提及的主角——桂林境内那些蒸汽机车……
一、战火中成立,战后的发展
桂林机务段建于年10月。当时称桂林车房,也称桂林机务二段。配属32台车型不得而知的“万国造”蒸汽机车,有乘务员、检车工人多人,担任桂林至冷水滩10对货物列车和2对客运列车的牵引任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机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时,只剩下以KD6型机车为主的17台蒸汽机车。
当时修车设备简陋,机车洗检以冲洗锅炉为主,机车走行公里左右就扣车放气,自然冷却,冷水冲洗,每台机车洗检一次要3—4天。年,推广温水洗炉装置,洗检公里延长到公里左右。到年,逐步淘汰了原有进口杂牌机车,更换解放1型、解放11型机车23台。年6月货运交路由冷水滩至桂林延伸到柳州,客运交路则移交给柳州机务段,陆续更换原有解放1型机车。
二、春天还是秋天?
由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声在世界各地流传,当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后,一些来自欧美地区的车迷,以游览桂林山水之名,去探寻桂林机务段那些蒸汽机车。已知一位名为LooseGrip99的Flickr网友在年时,就曾在桂林北站附近拍摄蒸汽机车。
前进连挂一台解放1牵引上行货列。解放在调车中某台不知车号的FD型解放以年为时间点,桂林机务段配属21台FD型机车、28台前进型机车以及6台解放11型机车;到年时,配属前进型机车54台,建设型机车6台。年4月23日起,分批更换为49台东风4B型内燃机车。年12月8日,该机务段负责的货物列车交路实现了内燃化,而以调车机车身份运用的建设型机车最后运用到年。
三、最后的运用
又过数年,有车迷在桂林市区东郊和北郊分别发现蒸汽机车的踪迹。飒缦在桂林东站发现两台运用中的建设型蒸汽机车(建设,建设?),Lun在灵川铁合金厂发现两台运用中的上游型蒸汽机车(上游,上游)。
桂林东站建设,图源:飒缦桂林东站建设,图源:飒缦上游与此同时,桂林晚报也趁着集通铁路不再运用前进型蒸汽机车消息热传,也在年冬探访灵川康密劳铁合金厂:
当日(年12月13日)上午,我(原文作者)来到了康密劳公司的货场,只见钢轨上雄踞着两个多年不见的“黑色龙头”,这就是我要寻访的两台蒸汽机车,一台正静卧备用,一台在铁路线上忙碌着。趁着机车停下之时,我急忙上前与司机搭讪,没想到车上的江国光、王珊昌师傅脱掉满是油污的帆布手套,热情地把我拉上了车,让我坐在副司机的位置上。他们一个开车,一个当司炉不时用铁铲向炉子里添煤,还滔滔不绝地讲起他们与“老伙计”——蒸汽机车的故事。江师傅在谈笑中,突然关住了话匣子,将上半身探出窗外,两眼注视着前方,拉开风门鼓风,左脚踩一脚踏板,机车“呜”地大吼一声;接着,他右手拨动了刹车拉杆给机车松闸,左手将档位手把向前果断一推,右手将汽门把手向后缓缓一拉,机车“扑哧扑哧”地开动了,越来越快。我感觉机车在“咔隆哐啷”的轰响中,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压去,把树木、房屋像小玩意一样抛向车后。车上很颠簸,风裹着机车喷出来的白汽呼呼地冲进几乎是敞开的驾驶室,刮着脸让人生痛。车过立交桥时,浓烟被桥底压进了驾驶室,呛得咽喉辣辣的。机车在货场与灵川火车站之间的两公里专用铁路线上,来回奔忙,把一个个车厢推拉到货场或车站的指定位置。稍知点皮毛的我几次有意无意地踩一下踏板,让那机车在寒风中得意地欢叫着。
然而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意识到桂林东站那两台建设型蒸汽机车可以收藏,而是在退役后选择拆解;而康密劳两台上游经过报道后,尽管当时有人提议“为(康密劳铁合金)那两台蒸汽机车建一个展览馆供游客参观”,然而随着热度一过,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两台蒸汽机车的境况。当康密劳在年从灵川城区搬至三街镇时,上游不知去向,上游在厂内展示数年之后亦被变卖,不知去向。
四、一切皆为巧合?
说到上游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落户,还得从柳州机务段从河池市罗城县搬运到柳州的两台建设型蒸汽机车说起:年1月,柳州机务段从河池市罗城县搬运一台编号为号的建设型蒸汽机车至段内,经过三个月的翻新,这台机车以全新的姿态展示于人们眼前。而为了纪念建段76年的历程,这台机车改变车号为号。
建设(建设)同年10月29日,南宁铁路局局长张千里在铁路局党校会见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顺刚、校长周群,“强调要继续推动校企合作,落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师生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领导还与张局长探讨了铁路企业现代学徒制的体制机制、工学交替过程,并诚挚邀请张局长参加我校明年60年校庆活动,张局长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向学校赠送一台蒸汽机车头,用于校史展和铁路企业文化教育”。
于是,另一台编号为号的建设型蒸汽机车于年3月15日那天,就从河池市罗城县搬运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经过一个半月的翻新后,成为该校的“铁路文化教育基地”。
建设就在建设翻新期间,北边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亦对展示蒸汽机车进行招标。经过两次招标后,一台车号为的上游型蒸汽机车于同年夏天落户该校。然而很快就有历史学家考证,上游实际上并非桂林境内最后使用的蒸汽机车,而是来自于河池市宜州区广西维尼纶厂。大半年后,桂航又运进了一节据信从南宁铁路局柳州工务机械段流出的SY22,为日后的火车书吧做好准备。
笔者当时的招标截图SY22焊接痕迹证明这节SY22并非整体搬运桂航火车书吧车体外观一瞥SY22两侧车门设置阶梯不言自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五、结语
陶渊明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桂林展示的这台上游,虽然是异地展示,但也不能忽视对机车车辆的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