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摆脱续航焦虑轩逸电驱版ePOWER是

发布时间:2023/1/28 17:48:42   
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3/9098134.html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已经突破2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倾向于新能源汽车。但纯电车型对于经常跑长途或不能安装自有充电桩的人们来说,其给用户带来的续航焦虑和充电困难让人想说爱你却并不那么容易。这时候,混动车型便成了兼顾两难的新选项。

提起混动车型,不得不提丰田的THS,本田的i-MMD。而这几年,国内汽车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混动技术,名头甚响的就是比亚迪的DM-i,这些技术路线各有优劣。

其实除了上述混动技术外,同为日系大厂的日产也有自己独特的混动技术e-POWER,轩逸·电驱版e-POWER就搭载了该项技术。

日产在推出纯电车型LEAF(聆风)之后,根据大量用户的反馈和纯电动领域的造车经验,在LEAF(聆风)成熟的电动技术基础上推出了e-POWER,它由内燃机、发电机、逆变器、蓄电池、电动马达总成共同组成,与普通电动车的区别是e-POWER利用燃油发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油发电,纯电驱”。因此这款车也拥有了与其它混动车型不一样的特点。

动力:瞬间峰值扭矩可达N·m

轩逸·电驱版e-POWER采用的是%电机驱动模式,所以驾驶感受就如同纯电动汽车一般。因为没有变速机构,电机能量可直达车轮,另外它携带的三元锂离子功率型电池具备闪充闪放能力,所以轩逸·电驱版e-POWER的加速反应更迅速,反应更灵敏,其单踏板操作还可有效减少70%刹车动作频次。

另外,轩逸·电驱版e-POWER所搭载的高功率专业驱动电机曾获得“沃德十佳”奖项,可瞬时达到N·m峰值扭矩。值得一提的是,当有需要时,内燃机发电可与电池同时为电机提供能量,其动力水平与2.0L发动机相当。

操控:%的电机驱动,驾控平顺、安静

轩逸·电驱版e-POWER是%的由电机驱动,起步敏捷却并不感觉突兀,在日产独有的电机控制技术加持下,其携带的逆变器以1/00秒的精度控制电机,抑制扭转共振,开始加速时没有顿挫感,而在加速后段也并没有疲软连接不上的感觉,整体驾驶起来平顺舒适,乘客也感觉不晃不颠。

通过转动电子挡杆旁边的“D·MODE”按钮,可看到轩逸·电驱版e-POWER有经济、标准和运动三种驾驶模式。标准模式下,动能回收的力度较弱,驾控比较柔和,感觉更趋向于燃油车,适合低速行驶;而在运动或经济模式下,动能回收力度加强,驾控感比较强烈,适合高速行驶。

轩逸·电驱版e-POWER可根据车速和道路环境智能匹配内燃机的启动时机,比普通HEV车型启动次数少50%,从而减少因为内燃机的轰鸣带来的车噪和振动,增加车内的静谧性。

油耗:内燃机仅为电机和电池供电,百公里油耗仅为3.9L

在高效的三电系统控制下,轩逸·电驱版e-POWER的内燃机总是处于最佳燃油工况。它并不需要用高能耗去提供驱动,它的任务是向电机和电池提供电能,这就是轩逸·电驱版e-POWER实现低油耗的原因。市区工况下,可实现3.9L/公里的油耗,综合工况下,其油耗表现为4.1L/公里。

低油耗使消费者摆脱了燃油车的焦虑,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不用担心每月油费过高,同时,内燃机发电,也不用像纯电动车一样到处找充电桩,长途出行时更不用担心续航。

外观与配置:专属设计,内置日产CCS2.0+智能系统

相较于燃油版轩逸,轩逸·电驱版e-POWER在外观上大致相同,只是在一些细节部分进行了专属设计。车头重心更加靠下,视觉上更低趴,前后大灯均采用了LED光源,下方的V字形日间行车灯是和燃油版最大的不同,门板上的e-POWER字样也表明了它的身份,后尾灯则进行了熏黑处理。总的来说,轩逸·电驱版e-POWER要比燃油版轩逸更加年轻运动。

轩逸·电驱版e-POWER依然配备了宽大的“大沙发”,前后排坐垫都较长,可很好地支撑腿部。12.3英寸中控大屏内置NissanConnect超智联2.0+系统,有着丰富的娱乐应用,并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车载在线服务、语音控制、在线导航等功能。

答答点评:

1-11月,燃油版轩逸累计售出了46.27万台,靠着舒适和省油两大特点,成为了轿车销量榜冠军。而轩逸·电驱版e-POWER的出现,实现了不用充电的电驱模式,摆脱了续航焦虑,同时又具有强劲动力以及平顺安静的行驶体验,以及比燃油版更低的油耗,进一步节省了用车成本。答答认为,轩逸·电驱版e-POWER以及日产的混动技术,也势必会引起混动车型新一轮的产品力竞争。于消费者而言,又多了个新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2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