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前景 >> 新能源汽车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
年,英国人发明了第一辆蓄电池汽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动汽车。
20世纪初,美国的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蒸汽汽车平分秋色,各占1/3的份额。
年,随着内燃机汽车开始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充电设施不完善,使电动汽车逐步退出了市场。燃油汽车凭借稳定的原料供给,含有低廉的制造成本,迅速占领了整个汽车市场。
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担心内燃机汽车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新开始重视起电动汽车来。
20世纪70年代初,在欧佩克石油禁运之后,汽油价格不断走高,国外一些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各国政府也纷纷投入资金,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将电动汽车的研发推向了一个高潮。
年,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开始制造并销售纯电动汽车,这也是大型制造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纯电动汽车的第一步。
年,纯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包括欧美及中国在内的主要汽车市场国家,纷纷开始将电动汽车列入未来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中国的各种重大会议都明确指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家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上,一直都是积极的,从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难看出这一点。
这两年大家在街上也看到了越来越多挂绿牌子的新能源车,国产电动汽车的品牌也越来越多,虽然电动汽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我们国家已经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占据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国家。看看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速度就知道了。
国家之所以要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要从我国试图以市场换技术的内燃机汽车工业说起。对于燃油车,中国不仅错失了最后的发展红利期,而且将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拱手让给了外国企业,仅仅被迫支付给国外汽车巨头的技术专利费,就足以让国外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的国产汽车品牌依然很难摆脱低端劣质的口碑。
对于现在兴起的新能源车,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起步都差不多,反而在新能源电动车这方面,中国有更大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到来,给我们众多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可以突破西方内燃机汽车专利技术壁垒的突破口。
国家在10多年前就开始押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上游的电池产业。宁德时代就慢慢从这样的政策红利中开始崛起,这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商,在过去的年可谓是狠狠火了一把,股票跟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往上窜,也让众多押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股民基民们狠狠赚了一把。
中国迅速增长的电动汽车销量,带来了规模效应,中国巨大的销售市场,让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本迅速降低。
可以说中国的众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毅然决然的进入新能源电动车赛道,并掌控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搭配5G技术的,向智能驾驶万物互联这一方向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全国的推广也是势在必行,相信这也是中国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弯道超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