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参军的动物都是如何的充当苦力还杀敌

发布时间:2024/8/23 21:06:09   
一般来说打仗这种事,除了活人上去,就是带马上去了,因为马可以驮着人打仗。不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马基本就看不到了,因为有比骑兵好用的坦克和装甲车了。但是动物们参军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相反,各种动物们反而先后走上了战场,今天我们就看看,二战中哪些动物上了战场。一.全地形多用途载具·战马,毛驴和骡子在战争中,马,毛驴和骡子是很重要的作战单位。笔者可没胡说,这些四脚兽真的很重要,因为古代的时候,这些四脚兽们可是宝贵的运输单位,可以拉着大车为部队运输物资不说,关键时刻还可以让你骑着它去打仗。当然了,古代的时候,大多骑着战马,骑着毛驴和骡子的应该是没有。毕竟这个冲击力是问题,它们没有战马厉害。但是进入了内燃机时代,骑兵的用途就不是很大了,毕竟士兵骑在战马上,举着马刀,端着步枪,肯定干不过坦克不是?此时大多数战马的用途,就沦为和骡子,毛驴一样了。当时的各国,除了美国富裕到不需要这些四脚兽,其他国家都还是需要的。其中最为贫穷的就是德国了。印象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强大无比,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纵横驰骋,一批又一批的装甲兵走上了罪恶之路。但是这些装甲兵也需要后勤保障,毕竟没有油料和炮弹以及维修备件,坦克是不起作用的。于是就有了虎式黑豹冲锋在前,后面一票马匹,骡子,毛驴拉着物资跟进的奇特场面。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德国工业不够大,卡车不够的原因。同样的,苏联红军也有大量的矮脚马、骡子和毛驴,因为苏联一样比较匮乏卡车,毕竟大多数工厂都去生产坦克去了。而且苏联的道路,俗称烂路救国,道路状况堪称恶劣无比,所以这些四脚兽们就有了大用场。因此在苏联红军里,你一样能看到这些四脚兽们拉着物资,托着火炮前进的奇特场面。当然了,苏德两军的山地部队,大多也配发了毛驴和骡子,因为在山区上,你实在不能指望坦克能爬进山区,在陡峭的山崖上飞檐走壁。毕竟那是坦克,不是变形金刚。想看坦克在高山上跑,估计只能去赛博坦找霸天虎才行了。所以这个时候,山地兵就需要忠诚的四脚兽来给他们运输物资了。而进入战争末期,穷途末路的德国,在贫穷之下开放了想象力,他们挖掘出了这些四脚兽的新用途——全地形反坦克载具!他们将自家的坦克杀手装在了毛驴身上,此刻勇敢的毛驴们就化身为生物反坦克战车,去对抗盟国的坦克。当然,这种东西是一次性的,火箭弹打完,要么士兵和毛驴一起跑,要么士兵把毛驴扔下自己跑。而倒霉的毛驴这个时候要么被敌人打死,要么就是被俘虏。运气好可能会变成敌方的苦力,运气不好可能就做了驴肉火烧了。当然,战马和骡子也有同等待遇,想来也就是四脚兽们不知道铲屎官把自己带到了什么危险的环境,否则它们一定会一脚踹死这些没良心的铲屎官。二.能拉雪橇,能炸坦克的狗子可爱的狗子在人类的生活中,有巨大的地位,无论是作为家庭宠物犬,或是工作犬,又或者是服役于军队,这些狗子们都对人类忠诚无比。无论何时何地,狗子们都能做出最佳判断,忠诚的保护主人。而在军队中,狗子们的任务就更为繁重,检查违禁物品都是轻的,搜救,排雷,更是需要这些服兵役的狗子们。但是憨憨的苏联人就比较粗犷,他们的狗子一大重要任务,就是狗拉雪橇,苏联士兵们坐着这种雪橇作战,在冬季他们可以快速抵达战场。而且他们普遍采用两种狗子,哈士奇和阿拉斯加。嗯,雪橇三傻里直接用了两个,怕不是会把士兵直接拉到敌人的阵地上。不过时至今日,俄罗斯人都把阿拉斯加和哈士奇作为军用雪橇犬首选倒是真的。但是憨憨的苏联人哪里会只要求狗子能够做这么一点事情呢?要知道,俄罗斯的猫都十分勇敢,何况狗子呢?面对入侵者,苏联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让狗子们背着炸药,为了祖国母亲去和入侵者拼个你死我活!反坦克狗在苏联的历史较为悠久,年苏联就开始训练狗子背负炸弹,与敌人搏杀。当苏德战争爆发后,狗子们又被想了起来,先后多个反坦克狗连被建立了起来。这些狗子们在训练时要忍受饥饿,而食物就在坦克底下,到时候狗子们就去自己寻找食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此后训练人员就会逐步提升难度,加强狗子们的反坦克能力。实战时则让狗子们背负炸药,炸药包上有木质扳手,狗子们钻到坦克底下时,扳手就会触发地雷引信,进而炸掉坦克。但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苏联人训练时,坦克大多静止,且用的自家坦克,狗子们已经习惯了闻着柴油味去辨识坦克。结果德国人的坦克都是烧汽油的,狗子们非常不适应,以至于辨识出了问题。不是钻到自家的坦克下面,就是被枪声吓到,疯狂乱窜。非但没有杀伤多少敌人,反而炸死了自己人。虽然也有战果,但是背后损失的狗子则更多。最后考虑到狗子们的反坦克效率不佳,苏联人只能放弃这个让狗子们去冲锋陷阵的方案,转而让狗子们继续做辅助工作了。三.能搞运输又能做粮食的牛牛这种生物,乍一看和战场毫无关系,毕竟马还能驼人打仗,牛能做什么呢?“天才”的日本人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牛能驮着物资运输,而且牛只需要吃草就行了,不需要和战马一样配备太多的粮食。更绝妙的是,牛可以作为食物,一旦结束了运输任务,就可以宰杀吃掉,给士兵改善伙食。嗯,卸磨杀驴也不过如此了。老实说,日本人这个想法不算是原创的,因为隔壁的英国人以前在东南亚的时候,也训练水牛来进行运输。毕竟东南亚道路复杂,不适合车辆行驶。而且当地水牛极多,征调比较方便,所以英国人选择了水牛。但是日本人的脑袋,明显和英国人不是一个脑回路。他们是真真正正地把牛编入了自己的军队之中。在关东军对苏的作战准备中,牛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关键因素。考虑部队通过密林时,其后勤补给十分有限,而高山水源稀少,难以定时饮马。因此牛这种反刍生物就十分有效,一旦喂饱了粮食和水,牛可以三天不吃不喝的运输。第四天就把牛杀掉,作为军粮食用。日本人琢磨,这样不就解决了部队的补给问题了吗?然而当这个办法真的实验时就出了大问题,被日军称为鬼畜牟田口的牟田口廉也(不是什么好绰号,日军官兵为了讽刺他起的),就在他发动的英帕尔战役中,为自己的第十五军配备了大量的水牛。这个不学无术的牟田口廉也,也不知道从哪学来这么一招,估计是和他在关东军的狐朋狗友学来的。但是打起仗来就满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想的挺好,让水牛运输,没粮了就杀水牛吃肉。但是很可惜,盟军的枪炮一响,没有受过训练的水牛立刻四散奔逃,日军本就不多的补给更是被水牛拉着四处乱跑,等到制止了混乱一看,自家的补给已经损失惨重了。更坑人的是,他完全忽略了恶劣的战斗环境也会让水牛生病,何况他还没给水牛准备足够的粮食,毕竟“蝗军”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哪有余粮给水牛呢?于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水牛纷纷患病,甚至于因病死去的牛把病传染给了日军,以至于第十五军里瘟疫横行,大多数士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要么就是被疟疾和痢疾折磨。最后日军打完一看,战死者不过寥寥万余人,而饿死、病死的日军却占了出发前十万人的半数。这个坑爹的牟田口廉也就被日军大本营撤了职务,而那倒霉的几万日军,就只能怨恨他们自己有个不靠谱的长官了。至于牛肉,反正大多数人是没吃上,否则也不会饿死了不是?结语在战争中,不仅活人要打仗,就连动物也不能例外。尽管这些动物们在现代战争中的用途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战场上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无论是在二战的硝烟之战,又或是现代的热点地带,都会出现这些动物的身影。或许,人和动物这对朋友,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参考文献:《二战揭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7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