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资源 >> 海南铁路博物馆原来在东方市,我只能望馆兴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作为一个东北人,很多海南岛上的候鸟已经在做返程的准备了,而我则刚到东方市。
去年在东方市旅居的时候,曾去了一次海南东方市八所港附近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可惜当时正在维修关闭。让我开心的是,看到了新闻媒体报道,经过升级改造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开放,这让我欣喜不已。今天一大早,赶紧过来打卡。
海南铁路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于年由原海南铁路总公司旧址改造建成。博物馆展馆面积约平方米,分为室外馆,也就是车辆展区,还有三个室内展馆。其中1号馆展陈了解放前海南铁路诞生史(—),2号馆展陈解放后海南铁路艰苦创业史(—),3号馆展陈海南环岛高铁发展史(至今)。博物馆收藏了海南铁路从年至今的众多历史文物以及曾经运行的旧式列车,记录了海南铁路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看着博物馆的平面图和简介,有些小激动。多次乘坐海南高铁,环岛高铁的快速便捷,特别是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与高铁的无缝衔接,让我印象深刻,所以今天能系统了解一下海南铁路的发展史,着实有点小激动。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受打击了。门卫告诉我,展馆一律不开放。门卫说,不能你们谁来,我都打开门啊,这里是为学生活动准备的。原来如此,这里不是为了游客准备的,能让我们游客进来看看就不错了,感恩。我想起来了,博物馆大门前确实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几块大牌子,那只好在园区里走走看看了,这是1号馆。1号馆门前墙上标牌上写着:本建筑是日军侵占海南时修建的驻军指挥部,建于年,后改为海南铁路总公司办公楼。
好了,现在进行参观第二项,这是2号馆,是原海南铁路总公司办公大楼,建于年,介绍完毕。如此简洁高效的博物馆,还是头一次领略,长见识了。好在后院里还有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的机车车辆和早期工务设备,也算是不枉此行。
开始室外展示的参观吧,图中是一台年罗马尼亚制造的ND2型内燃机车,机车全长mm,构造速度每小时公里,功率kw,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年1月配属原海南铁路总公司,担负石碌至三亚客货牵引任务及调车作业。目前,仍担负部分调车作业任务,是海南铁路史上第一批干线内燃机车,也是见证海南铁路步入内燃时代的代表之一。
这应该是博物馆内知名度最高的一节车厢吧,这就是著名的民国专列“美龄号”。“美龄号”曾是原国民党元首蒋介石的专用车辆,蒋夫人宋美龄曾乘坐过此车。年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将其收缴并加以改造使用,列为公务车之用。上世纪70年代其从广州被调拨至海南,后因车辆技术状态不良下线,存放至今。
几位游客驻足在K3矿石车前,这也是我在当日看到的整个博物馆区区可数的几位游客。矿石车是铁路车辆专用货车的一种,专供运送矿石、碎石用,先后从K1型到K60型等共发展了十余种型号。
好在这个矿石车还有一个小简介,要不真是一头雾水了。这台K3矿石车,由日本于昭和14年,也就是年制造,车长11米,高2米,载重30吨。从年日本侵占海南岛建铁路开始,该型车一直用于海南铁矿石的运输,直到年由新型车取代。目前,海南尚存七辆K3型矿石车,就是当时日本侵略军掠夺资源时遗留下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海南侵占、掠夺行径的铁证。这一段简介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这个看似简单的钢结构框架,其实是天车,也叫吊车,年日本制造。
这是一台抓煤机,年由齐齐哈尔车辆厂制造,型号为Z15型,车号。年配属原海南铁路总公司,担负给蒸汽机装煤及卸煤渣工作。年5月随着蒸汽机停运而退出历史舞台。
几分钟后,不知不觉又转回到大门前。这台机车占据了园区最显著的位置,前面简介也是最为详尽的,看来这件展品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台车号为的建设型蒸汽机车,是我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干线机车。机车全长29.18米,年于山西大同机车厂制造,曾担负石碌至三亚公里客货车牵引任务。年5月正式停运,是海南铁路史上最后一台停运的蒸汽机车,从此海南铁路正式结束蒸汽时代。看到这里,身后传来了博物馆门卫和游客的对骂声,分贝很高,双方手指着对方鼻子,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好吧,服了,此刻早已游兴全无,我先撤了。
步出博物馆时,一家人兴奋地在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一会儿知道室内展馆不开放,就会大失所望了。博物馆门前赫然悬挂着“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牌子,室内展馆不对外开放让人不太理解。询问门卫,门卫傲慢地说,不是让你进来了吗?无语。似乎让游客进门就是莫大的恩赐了,你们还奢望进室内展馆吗?
说实话,估计有很多外地游客不一定会找到这里,这里有点偏僻。博物馆对面有一个开放式小区,应该是八所港的家属区吧,这里的景色倒是蛮不错的,有大海、沙滩,还有摇曳的椰子树。本日天气欠佳,景色一般。
返回时,主路上的铁路线交叉口临时关闭,一辆机车缓缓通过,这已是大城市里不太常见的场景了。心里在憧憬着,能有一天有幸进到海南铁路博物馆的室内展厅,去好好了解一下海南铁路发展的艰辛岁月,我的愿望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