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失守100美元,国际油价暴跌,却已救不回

发布时间:2023/3/22 20:06:18   

这一周的网络上最近有个玩笑金句,“德国马上要开始烧煤了”。

俄罗斯断供天然气依然属于搞不定状态,不断推进“去核电化”,最大核电站目前消息显示最迟只能拖到年年初关闭,光伏太阳能发电现在才刚做不久,得等到8年后才能新增亿瓦的发电量。所以,剩下的能源手段就只剩下烧油和烧煤,油显然烧不起,烧煤显然是个好出路,不过,德国早就开始了“去煤炭化”。

而更让德国新政府难受的则是眼前随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经济衰退,7月5日国际油价大跳水,并在7月7日失守美元,美元指数开始飙升破,成20年新高。全球工业商品开始相应贬值,依赖出口的德国,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而相关金额也是巨大,年5月的单月逆差就达到了10亿欧元。

全球经济下行,德国的核心出口品(机械、电气设备、光学设备、塑料制品等)如今纷纷遇冷,面临美元超发带来的全球通胀,各国的有限外汇自然是要优先买能源、粮食的。

而核心的出口贡献品-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运势也颇为艰难。德国联合政府和欧盟之间连续吵了几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欧盟禁售燃油车已在成员国之间达成一致,后续甚至可能成为法律。也就意味着,全球汽车风向标的德国与欧洲,会逐步放弃传统燃油车,这个世界的汽车会加速迭代。

那么,下一个话题就是,燃油车时代真的过去了吗?燃油车时代会在何时终结?中国、美国、欧洲的燃油车时代结束会不会有差异?你我下一辆车已经可以告别燃油车了?

争吵数月达成禁燃,背后是车企大于政府

欧盟是否禁售燃油车,是一个3年前开始升温的话题,直到今年年初才有了结果。各国之间的考量不同,一些经济薄弱的国家在考虑会不会影响贸易、负债,一些还没有新能源转型的国家,在考虑自己是不是会被别人甩开几条街。

不过,欧盟的核心国家之二,德国,并不面对这些问题。联合政府之所以和欧盟battle了好几轮,背后意义并不大,因为本国的汽车工业实体早就提前做出了决定。换言之,就算德国说服了欧盟不在年禁售燃油车,但因为各大车企早就制定好了自己的禁燃目标,那时的德国人想买燃油车,显然只能买外国车。

仔细看看德国车企已经明确公布的禁燃计划,你就会发现所谓德国政府怒喷欧盟、很多媒体的转载报道,其实存在瑕疵。

事实上,BBA的电动化策略早就进行了官宣。

宝马CEO齐普策说话滴水不漏,只给了一句已经做好了年禁燃的准备,奔驰的路子和宝马相仿,不过就在欧盟6月底投票结果出炉之前,它又重申补充了一句,自己支持年前禁燃。奥迪,因为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已经明显不如奔驰、宝马,它的电动化目标更激进,4年之后的年新车就会只推出纯电动车型。

而普通民用品牌里,大众变来变去,直到欧盟开始投票前才忽然官宣自己支持,助推了政策的落地。而法国的二位巨头雷诺、PSA,分别在今年的1月、3月就早早的官宣了“自己年之前就要在欧盟市场只销售纯电汽车”。

所以,再看看眼前的很多转译报道,德国、法国及众多本地车企强烈反对年禁燃的新规,很值得玩味。

资本主义的关键核心是,资本优先,也正因为此,当车企纷纷确定了自己要转型、不继续玩燃油车的时候,相关机构对其的把控力是很有限的。至于达成一致之后,再次强烈反对,其实更多是无奈的呐喊,或者作为下一步谈判的筹码。比如,德国就想再争取一下,年时有没有可能开个口子,把PHEV、燃料电池车型等等动力形式也加入到禁燃豁免权中。

直面现实,燃油车时代已一脚迈进ICU

之所以欧盟新政被全球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9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