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资源 >> 全球全地形休闲车卡丁车需求旺盛
随着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21,元增长至年的32,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北极星等国际全地形车生产商在中国大力推广全地形车,举办各种竞赛竞技运动,以及各地全地形车俱乐部的成立,全地形车作为一种休闲运动车辆正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未来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可期。国外全地形车市场已发展比较成熟,人们对这一休闲运动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尤其是发行人所生产销售的小排量全地形车主要是青少年及儿童作为玩具使用,具有广大且稳定的消费者群体。与此同时,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7号)明确提出推动汽车、摩托车运动,提升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等器材装备制造水平。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均有利于全地形车及摩托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国家不断对全地形车、摩托车、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等有关行业进行规范,先后颁布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GB∕T-全地形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电动平衡车通用技术条件》、《GB/T-电动平衡车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有关标准和规范。国家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对行业中不规范的企业发展形成了极大制约,但有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
1、全地形车行业概况
根据《GBT-全地形车术语》,全地形车(英文名“AllTerrainVehicle”)是一种被设计用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4个或以上低压轮胎且可用在非道路上行驶的轻型车辆。根据动力来源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内燃机式全地形车、电动全地形车。根据车辆结构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四轮全地形车(ATV)、多功能全地形车(UTV)以及卡丁车(Go-Kart)。目前,公司全地形车产品以四轮全地形车及卡丁车为主。
全地形车起源于年的北美,因风雪交加的气候,美国人为应对泥泞湿滑的路面,希冀有一种轻便、小巧,且能够在恶劣天气、复杂路况下行驶自如的交通工具。而后,一种能够在雪地上行驶的小型单引擎、越野型摩托车诞生,这是最早的全地形车雏形。年,日本的本田公司(Honda)率先推出了一款原名US90、后改名为ATC90的三轮式全地形车,它搭载了一台驱动力为7马力的89cc四冲程单缸发动机,正式开启了属于全地形车的时代。直至年,铃木工业终于在三轮的基础上进化出一款名为QuadRunnerLT的四轮式全地形车,自此全地形车突破了三轮式结构。此后,美国人开始尝试将最早的四轮驱动技术运用在全地形车上,并涌现出了北极星、庞巴迪、北极猫等一批领军企业;四轮驱动不但没有破坏全地形车的动力协调性,反而使其更加强悍,在各种地形畅行自如,四轮驱动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机动车领域。美国、日本等国家最早发展全地形车,占据了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制高点,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态势。目前,全球全地形车的主要产量仍集中在北美。年,北极星、北极猫、庞巴迪、约翰迪尔等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约占全球产能的52%,本田、雅马哈、川崎等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约占全球产能的29%左右,中国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占全球产能的比重较低。全球全地形车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年,北美及欧洲的全地形车消费量占据全球消费量的89%左右。我国的全地形车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90%以上用于出口。
全地形车作为集实用、娱乐、体育运动等于一体的特种车辆,可在沙滩、草地、山路、旅游场所等多种复杂路面行驶。由于其适用于不同地形,灵活性强,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户外作业(农业、畜牧业、林业、狩猎、景观美化、探险、工业、建筑等)、运动休闲、消防巡逻、军事防卫等众多领域。一方面,由于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俄罗斯等国多草地、山路、沙路等复杂地形,全地形车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人们富于冒险精神、追求刺激,进一步推动了全地形车的消费。
2、全地形车行业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
自年以来,全球ATV和UTV的销量由77.2万辆增长至年的9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59%。其中,ATV的销量保持相对平稳,保持在每年40万辆左右的销量,UTV的销量由年的35.3万辆增长至年的53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1%。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地形车逐步向娱乐性、实用性方向发展。根据全球市场洞察公司(GlobalMarketInsights)发布的研究数据,年全地形车(ATV)市场规模超过25亿美元,预计至年,全球全地形车(ATV)市场规模将超过33亿美元;年全地形车(UTV)市场规模超过60亿美元,预计从年到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
境外市场,由于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的地形地貌、消费习惯及休闲娱乐文化等原因,全地形车市场仍有较大的空间。由于发行人的全地形车产品主要供青少年及儿童休闲娱乐使用,部分车型可供成人使用,产品适用年龄段较为广泛,公司全地形车产品的市场空间相对更大。随着我国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上升,以及人们对全地形车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动力运动产品将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潮流生活方式的选择。由于全地形车在特殊路况和工况下具有卓越性能,并受国外休闲娱乐方式的影响,全地形车作为实用型和娱乐型工具将逐渐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将逐步提高。
3、全地形车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全球全地形车的主要产量和销量仍集中在北美地区,全地形车市场在我国尚属于新兴市场。我国全地形车行业起步较晚,大部分全地形车生产企业以小排量为主,并且90%以上出口销售,业内参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产品技术的积累、创新。近年来,国外消费市场对于全地形车的排放标准、安全性要求等不断提高。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美国区域内进行商业销售的全地形车必须获得EPA认证,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全地形车还需获得CARB认证;根据欧盟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欧盟区域进行商业销售的全地形车必须获得CE认证及e-mark认证。
经过市场优胜劣汰后,国内全地形车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形成了如春风动力、重庆环松、林海股份、涛涛车业等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目前,国内全地形车行业已具备如发动机系统、悬挂系统、操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但在产品材料的精度、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全地形车市场的消费需求与全球宏观经济、消费地区微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地区生活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全地形车逐步向休闲娱乐性和实用性方向发展,未来全球范围内以休闲娱乐、赛事竞技、日常生活为用途的个人全地形车消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随着北极星、庞巴迪等国际知名全地形车企业在国内大力推广以及国内全地形车俱乐部的快速发展,全地形车所代表的竞技运动、时尚潮流、生活方式以及运动文化正在向百姓生活渗透,全地形车逐渐被国内消费者认识和接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全地形车行业竞争格局
在北美市场竞争中,北美及日本企业凭借销售渠道、技术、品牌、资金等优势,占据有利地位,如北极星、本田、庞巴迪、北极猫、雅马哈、约翰迪尔、川崎等厂商已在行业内赢得了较高的品牌声誉、建立了广泛的营销渠道。中国企业以较高的产品性价比在北美的全地形车市场份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春风动力、重庆环松、林海股份、涛涛车业等。
在欧洲市场中,由于欧洲的地形地貌、消费习惯及休闲娱乐文化等原因,全地形车市场具有较大的空间,本田、雅马哈、北极星、庞巴迪等企业较早抢占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的提高,春风动力、重庆环松、林海股份、涛涛车业等企业打入欧洲全地形车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