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资源 >> 极度憋屈柴油机之父迪赛尔刚自杀,柴油机
有些时候,一个人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这个时代容不下他。而柴油机之父——“鲁道夫·狄赛尔”便是这样一个生不逢时的人。
鲁道夫·狄赛尔在内燃机出现之前,人类各种机械的主要动力都是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和改进引发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人类带进了工业大生产时代。
但时代的发展对机械动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蒸汽机如何改进,其不可克服的弱点还是无法满足社会愈来愈高的动力需求。
在这个时候,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士纷纷开展新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试图抢占这片发动机市场的蓝海。
在这个过程中,狄赛尔无疑是最为“悲情的人物”,在他活着的时候,其发明的柴油机饱受市场质疑,经营的公司也濒临破产,重压之下的他终于选择自杀。
可戏剧化的是,在他死后一年不到,柴油机便开始大放异彩,成为各国重工业及武器装备产业的香饽饽。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柴油机发明者的悲情人生,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真·生不逢时”。
机械天才迪赛尔的成名之路
鲁道夫·狄赛尔年出生于巴黎,童年时期在巴黎接受教育。然而,在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他的父母就不得不带他逃往伦敦避难。可没过多久,在伦敦的一家人就入不敷出,生活极其艰难。
为了让迪赛尔有更好的成长条件,也为了更好的在伦敦打拼,他的父母将年仅12岁的狄赛尔送到奥格斯堡的叔叔家里。
奥格斯堡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总会发光,迪赛尔便有着金子一般的潜质,生活的艰难完全掩盖不住迪赛尔的天才。
在奥格斯堡的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后,他的潜力开始慢慢释放出来,不仅成为了该校成绩最优秀的毕业生,还在年获得奖学金,成功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继续深造,就读机械制造专业。
在大学里,迪赛尔继续着自己的逆袭之路,他的专业成绩优异,颇受著名的机械教授林德的器重。
但成绩优异的他毕业后并没有像很多爽文中的主角一般直接开挂,而是在瑞士温特图尔一家机械厂担当一名普通的零件设计员,两年后转巴黎任林德冷藏企业热机工程师、安装工和推销员。
如果这样工作下去,可能迪赛尔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但天才就是天才,永远不会循规蹈矩的走普通人的成长道路。
因为在工作中深感蒸汽机的效率低下,他便慢慢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
蒸汽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生产力要求奥托在年发明的内燃机注定会取代落后的蒸汽机在积蓄了一笔资金后,迪赛尔终于在毕业六年后辞去了工作,并在巴黎设立了自己的发动机实验室。
实验室虽然成立了,但是饭还是要一口口吃的,选择什么油品、机械方案设计、结构强度如何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
而随着试验的一次次失败,迪赛尔的资金也渐渐耗尽。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支出和赡养双亲,他不得不选择回到制冷机工厂上班挣钱,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实验,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机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迪赛尔终于研发出一台实用的柴油动力压燃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扭矩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质燃油,显示出辉煌的发展前景。
欣喜若狂的他立即为这台发动机申请了专利,并发表了相关理论文章。
迪赛尔的专利有了专利在身,迪赛尔也有了与工厂合作的资本,他找到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希望成为合伙者(德国MAN公司前身)。
而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也十分重视人才,不仅承诺为他提供各项试验条件,还提供了高达马克的年薪,换到今天就是年薪百万欧元的高薪。
这些条件使狄赛尔在奥格斯堡成功地制造出这种新式发动机成为可能,而即使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迪赛尔也花费了将近4年的时间也就是年才开发出第一台真正的压燃式柴油机,可见科研工作是如何的“烧钱”。
当迪赛尔在奥格斯堡工厂亲手点燃发动机的那一瞬间,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诞生了。
这台重4.5吨的世界首台柴油发动机循环过程完美的实现了卡诺循环,总效率为25.6%,相当于当时最好的蒸汽机的两倍,震惊了整个欧洲大陆。
迪赛尔实验室内的柴油机原型第一台真正的压燃式柴油机由于柴油机功率大,油耗低,并可以使用劣质的燃油驱动,显示出辉煌的发展前景。柴油机被发明出来的第二年,迪赛尔就已经在37个国家申请了项专利,很多工厂与他合作并购买了柴油机制造权。
此时的迪赛尔也开始变得相当富有,在社会上也享有很高的名誉和地位。
柴油机发展陷入困境,重压之下迪赛尔选择自杀
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柴油机的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一样大放异彩。这里面虽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但迪赛尔所制订的柴油机发展规划也有问题。
首先,在柴油机发明出来前,汽油机就已经应用在实际生活场景之中了,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年研制出世界第一辆三轮汽车。
而该汽车便是汽油机驱动的,另一位德国工程师戴姆勒也在同年宣布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研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台汽油三轮车这种应用无疑极大的挤占了柴油机的市场发展机会,而此时的柴油机虽然发明了出来,但实际上受限于当时的技术能力,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大型机械上,在小型汽车上运行还不稳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但迪赛尔迫不及待的希望看到自己的发明开花结果,便迅速开始生产柴油机全面投入市场。
而这些投入市场的首批柴油机因为技术不完全成熟,导致使用者在测试过程发现很多问题,便纷纷要求退货。
经济上的损失还算小,迪赛尔和柴油机的名誉损失才是大。在这次事件后的几年内,几乎没有任何厂家采购柴油机,汽油机也更加受欢迎了。
柴油机卖不出去前期的科研投入就迟迟不能回本,而迪赛尔的商业眼光又不好,各类投资事项都亏得一塌糊涂,晚年的他甚至不得不卖掉自己居住的巨大豪宅筹集资金改进柴油机,并把所有的专利和使用权都出售给各大制造商。
年9月29日,迪赛尔应英国政府之邀,和同伴登上“德累斯顿号”轮船,远赴伦敦参加新型发动机咨询会。
当晚,迪赛尔和同伴吃完晚餐后散了一会儿步,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第二天一早,同伴们迟迟等不到迪赛尔出现,便去他的房间找他,发现床铺和睡衣很整齐的叠放在床上,但人却不见了。
同伴和工作人员找遍了整艘船也没有找到他。而在一周后,Coertsen号的两名荷兰渔民打捞到了一具尸体,经家人验证这就是迪赛尔的尸体,一名机械天才在多年的重压之下终于崩溃自杀。
个人认为,他自杀更多的是对柴油机的未来发展失去了希望,窘迫的经济状况并不是摧毁迪赛尔的缘由,坚持一生的理想破灭才是根本原因。
“无人问津”到“香饽饽”,迪赛尔刚死柴油机便大放异彩
迪赛尔在世时,柴油机在汽车上应用研究便陷入了发展瓶颈,而他去世后,柴油机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几乎所有汽车公司都放弃了柴油机项目。
一些发明家曾试图对柴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提升,但毫无进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柴油发动机无法为汽车和卡车提供动力。
年,首辆具有商用价值的柴油卡车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迪赛尔也是“钻了牛角尖”了,因为他一门心思想将自己的发明应用于汽车,但柴油机受限于时代限制导致其不能很好的适应小型汽车甚至卡车的需求,可这并不是柴油机的问题,而是应用场景的问题。
在小汽车领域,当时的柴油机确实无法和汽油机相比,但柴油机扭矩大、极端情况适应能力强、经济性能好等特点也是汽油机无法比拟的。
在柴油机发明后仅仅5年,俄国的“万达尔”号油轮和法国的“佩迪特·皮埃尔”号就已经装备上了柴油机。次年,法国更是建造了第一艘柴油机动力军舰,即“埃吉瑞特”号潜艇。
与原先潜艇上使用的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有着安全可靠,热效率高等优点。年,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远洋轮船“锡兰迪亚”号建成,而这艘轮船也采用了两台DMX型柴油机作为动力源。
“佩迪特·皮埃尔”号,迪赛尔还参观过“锡兰迪亚”号但与汽车的数量相比,大型机械在换装柴油机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所以这些柴油机的正确应用场景迪赛尔统统没有看到,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认为这是柴油机的机会。
他仍然把目光全部放在汽车市场,每天心心念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发明普及到小汽车和卡车上。
而时代的限制导致此时的柴油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完全没有商业前景,迪赛尔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攻坚,但却不但没有任何突破,反而使本就缺乏资金的企业更加濒临破产。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迪赛尔此时自杀的选择无疑是个悲剧,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只要再坚持一年的时间,他就能看到柴油机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年,也就是迪赛尔自杀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方面建造了多艘潜艇,几乎全部采用柴油机动力。
德国新型潜艇全部采用柴油机虽然德国最终战败,但这些装备柴油机的U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出尽了风头,超强的续航能力和可靠性充分体现了柴油机动力的优势,为柴油机做了“完美宣传”。
而在迪塞尔自杀6年后,限制柴油机发展的燃油喷射技术和增压技术纷纷有了重大突破,柴油机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到二战前,柴油机船队规模已占世界商船规模的20%以上,而新建船舶中,有超过50%的设计者选择了柴油机作为动力源。
最为重要的是,年柴油机终于应用在了汽车之上,德国MAN公司在柏林车展上推出了一辆柴油机平板卡车,工程师从纽伦堡一路将卡车开到柏林。
整整两天的路途中该辆车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此前这辆测试卡车就已经跑了公里的路程。
MAN公司推出的第一辆柴油直喷发动机卡车这意味着设计紧凑、经济可靠的柴油发动机被用于机动车辆上,商用柴油汽车的前景一片大好。迪赛尔的理想终于实现,如果他还活着这时不过60多岁,但此时的他却已经长眠在地下11年之久,无法亲眼见证自己的发明大放异彩
迪赛尔死后,由于柴油机大放异彩,对于他的死因也就有了一些“阴谋论”的猜想。
有人说“迪赛尔的死是德国人干的,因为德国政府不想在战争爆发之际让英国人获得这种新型发动机技术”,也有人说“迪赛尔的发明将使用更环保、更便宜的燃料来提供动力,得罪了石油大亨的利益导致被干掉”,但更多的证据还是表明他是自杀。
不得不说,迪赛尔的自杀真的堪称“49年9月底加入国*军”的行为,如果他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憋屈的跳起来吧。
不过这位天才发明家虽然死的憋屈,但是世人却没有忘了他的巨大贡献,狄赛尔的名字也成为了柴油发动机的官方名称,得到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Diesel就是迪赛尔的名字,也是柴油的外文名个人认为,迪赛尔的经历至少告诉了我们如下道理:
(1)科研的巨大突破不仅需要顶尖人才,更是需要大量烧钱才能真正的做出成果:
(2)人才要用在适合的地方,迪赛尔是个机械天才,如果他一直专心科研并雇佣专业人士来管理自己的投资行为,想必也不会落得濒临破产无钱可花的境地:
(3)一个产品好不好需要用辩证的角度看,只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就是成功的产品:
(4)个人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脉搏,找准方向很重要,不然越努力越失败。迪赛尔如果找对了方向,不在汽车用柴油机上盲目投入,试图一个人突破时代发展的枷锁,也不会有如此的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