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内燃机的前景非常不看好,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来了,还需要内燃机吗?如果你也有这个疑问,一定要到4月21日开幕的世界内燃机大会上看一看、听一听,你会发现,内燃机不但不是夕阳产业,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业内大咖对这个话题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业内专家董建福就指出,从船用机角度来说,内燃机不是夕阳产业。船用柴油机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性、操作简单以及远航需要持续的功率输出等原因,在船用动力中占据主要地位,约95%以上的动力是柴油机。船用机需要较大的功率输出,特别是远洋船舶,这是目前甚至未来十年其他动力很难取代的。在本次会议上,“碳达峰”“碳中和”也成专家学者们口中的高频率的词语。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做出的重大决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来大会现场听一听真的很有必要,当你明白“碳达峰”“碳中和”这些新鲜词汇的意思后,是不是立马高大上了。当然,这些词很可能成为网络流行词,学会它们,你就站在了行业最前沿。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张树勇表示,车用发动机是石化燃料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的“主力军”。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军用车辆发动机也不能置身度外,在履行好“强军首责”使命的同时,可以为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业界一直在开展先进动力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能源动力的探索研究,如,低散热技术、高效增压和电辅助增压技术、高效冷却与润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混合电驱动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等。这些技术的培育成熟和在未来的应用,将显著提升车辆柴油机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大幅减少碳排放增量。内燃机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对社会的贡献力不容小觑。那些唱衰内燃机的人需要实事求是地冷静思考,内燃机将会越来越强大,而不是被淘汰出局。除了船舶、特种设备等领域都在为节能减排而努力着,车企也不例外。东风汽车公司汽油机专业总工程师、汽油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社民介绍,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东风在高效发动机方面迭代创新,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争取在年实现50%热效率,为汽车行业在年前实现碳达峰规划好技术路线落实到产品开发中。显而易见的是,国内车企都在集中技术力量实现发动机热效率、动力性以及可靠性的不断突破,尤其在商用车领域,内燃机仍旧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尽管目前国内外提出了一些针对重卡柴油机的低碳潜在的技术方案,但是,在可见的未来,柴油机在这一领域还将取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柴油机热效率是柴油机低碳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国际上一直都十分重视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我国近年来在提高柴油机热效率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尧教授认为内燃机有效热效率提升存在极大难度。潍柴这样优秀的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实现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突破50%的历史性突破。如何降低高热效率柴油机的成本和提高柴油机可靠性,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工作也在深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潍柴在内燃机热效率上的探索已经让国产动力迈上了世界的舞台,代表着国内发动机技术的巨大进步,这也给国人以充足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以潍柴为代表的中国动力也会成为世界动力行业的中坚力量。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内燃机已经有了诸多“替代品”,但它的重要作用却不会削弱。好的事物总会在历史发展的滚滚车流中生存、壮大,从它替代马车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肩负重任,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