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我的生活与工作福特汽车创始人特立独行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书,了解亨利.福特的生活与工作哲学,让我们一起在书中感受阳光!
不得不说,咱们今天的交通实在是太方便了,长途有飞机,高铁,通勤有地铁公交,出门有出租车,条件好的有私家车,满大街跑的汽车,几乎已经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了,我记得,我们大学那会儿,考个驾照成了大学风,手持驾照甚至成了找工作的一道履历亮点了,工作赚钱买辆车不仅方便出游,而且还能找对象哈哈,怎么我感觉今天给大家讲的这本书啊,这个涉及私人问题呢,但是话说回来,连我们中国都这样,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更不用。
美国一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而在这个称号的背后呢,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亨利,福特,虽然早在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就已经发明出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但是在最开始的几十年里,汽车属于奢侈品,除非你非常有钱,否则你根本买不起,直到年,亨利福特打破了这个局面,造出了轻便、价格又实惠的梯形车,从那以后,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不过,福特的贡献,还远不止于这些,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为20世纪乃至今天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每周五天工作的人,也是美国最早一批把八小时工作制落到实处的企业家,而且他更是把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资,从2.5美元提高到了5美元,改变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汽车、流水线和八小时五美元的工资,这三样东西都在20世纪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年他的葬礼那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都停工一分钟,以表纪念,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中,亨利福特名列榜首,为什么福特能这么厉害,做出如此的划时代的创举是怎样的经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福特的自传我的生活与工作》,在这本书里,福特没有大谈自己的成功学,而是朴实的讲述福特汽车公司早期的发展历史,记录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和体会,虽然这本书最早是出版于年,但是里面的很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尤其是福特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梦想,以及对于现代商业的诠释,都值得如今的企业家和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思考,话不多说,大家不妨带着下面这几个问题跟我进入福特的人生故事。
第一,为什么做生意的时候要拒绝低买高卖?
第二,在大商业时代,为什么福特还要坚持低利润经营和高效率服务?
第三,在金钱至上的商业体系中,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呢?
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后面将会得出答案
天生的机械师自己动手造汽车
年7月30号,亨利福特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农场,在那个年代,农民家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子承父业,长大之后接过父母的工具,经营农场过一辈子,可是福特,偏偏对于干体力活是没有兴趣的,他更喜欢动脑筋思考,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人们更好更轻松的把活儿都干完了,抱着这样的想法,他逐渐对机械有了兴趣,福特的父母也挺开明,支持儿子的爱好,甚至还专门腾出一个房间给他施展拳脚,还别说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金属零部件福特给自己造出了不少玩具。
在福特12岁那年呢,父母送他一块手表,还换作别的孩子,肯定得高兴的赶紧带在手上,但是大家别忘了,咱们这位福特是一位小小机械师啊,拿到手表之后,三下两下就给拆了,开始琢磨起了这里面的构造,当然,这不是唯一一块儿被他大卸八块的手表,捣鼓了几年,人家还自学成才,虽然说没有专业的工具,但是几乎所有的修表工作,对于福特来说都不在话下,那么这个喜爱机械自学成才的修表少年又是怎么跟汽车结缘的呢?
还是在12岁这年有一天,他跟父母赶着马车去镇上,半路,遇上了一辆蒸汽机车,也就是最早的火车,这下这小福特可大开眼界了,他想,这到底是啥呀,这世界上居然还有马车之外的交通工具啊,真是太神奇啊!在好奇心的驱使,他就跑去跟机车上的机械师聊了起来,结果就越聊越心动,从那儿以后,自动化的交通工具,就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四年之后,16岁的福特去了一家机械公司实习,又见到了一种用来犁地和脱粒的蒸汽机器,类似于今天咱们的这个拖拉机。不过,一台这样的机器足足有好几吨重,而且很贵,只有大农场主才能够买得起。这两次跟蒸汽机的相遇给福特带来了新的思考,他觉得蒸汽机车,虽然方便,但只适合长距离的运输的拖拉机,因为太重,不能开到马路上去,所以此时,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油然而生,假如,用这蒸汽机造出一台轻便的小机车来,人们日常出门就能开,这该多好呀,思来想去,既然没人倒腾,那福特就决定干脆亲自动手来做。
不过问题来了,用什么做燃料呢?福特反复试验,发现烧煤炭的蒸汽机非常的笨重,用它造出来的汽车不可能轻便,要么就是用石油类燃料为动力的内燃机。但在当时,内燃机存在一个技术问题,当燃气进入气缸经过点火膨胀产生动力之后,必须要排气,所以动力没法持续,要想让汽车连续行驶,就需要一个特别重的飞轮,利用他的惯性在气缸排气的时候维持机车的运转,可是这样一来,内燃机反而就变得比蒸汽机还要重,怎么办?虽然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内燃机的前景,但是福特认为,只要解决动力持续性的问题,内燃机绝对是可以超越蒸汽机。这又是一番思来想去,福特就想:既然一个气缸提供的动力不连续,那就用两个气缸错开排气总可以吧?就这样,经过上百次的反复尝试,年29岁的福特终于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
创立福特汽车公司,重视工作而不是赚钱
在研究内燃机的时候,福特已经是底特律电力公司的总工程师了,电力公司的董事长很欣赏福特,却不支持内燃机的研究,因为在董事长的眼里,未来的汽车一定是电力驱动的,他觉得内燃机没用,而且还劝服他说:别搞什么内燃机啦,好好干电力的工作,公司马上就能给你升职加薪啊!嘿嘿,说真的,在今天,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确实大有前景,但是在多年前,蓄电池技术还很原始,电动车必须由架空的电线来持续供电,既笨重又危险,成本也不低,这跟福特设想的轻便实惠的汽车差距相当之大,而且他坚信内燃机汽车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年福特就从电力公司辞职了,从此一头扎进了汽车事业。
在当时,由于发动机太重,马力不足,时速也就八公里左右,这个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所以说,与其说汽车是交通工具,倒不如说它是有钱人的玩具,普通人想买汽车,除非把汽车的价格降下来。
所以首先就得让汽车变得更轻便,减少制造发动机的成本,让车走向大众。怀揣着这个目标,年,福特在底特律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虽然当年福特是自己动手造出了底特律第一台汽车,但是,知道他本人和福特公司的人并不多。为了打响名声,福特造了一台有四个气缸的号赛车,去参加全国赛车比赛,结果以绝对优势夺得了冠军,而且还创下了赛车在冰面上行驶速度的世界纪录,这一下,福特公司一举成名,不得不说,福特真的不仅是产品研发的天才,在营销方面也是非常有脑子的。
从那以后,人们都知道,他们能够造出全美国开的最快的汽车,那回来之后订单是一笔接着一笔。公司是取得了开门红,造出了性能这么有优势的汽车,假如你是公司的老板,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反正也没人跟我竞争,那我完全可以提高价格,大赚特赚。但是福特偏偏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呢,工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以高质量的工作为基础,利润和金钱应该是对辛勤工作的回报。相反,如果商人把赚钱当作目的,就难免会压榨顾客,甚至有时是故意不做好工作,让顾客反复掏钱,比如当时有些公司在造车的时候,故意用一些劣质的零部件,那顾客买车之后呢,还没过多久就要再回去修车,掏钱换零件,福特觉得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违反了商业的精神,企业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创造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他希望在汽车的质量、轻便和廉价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用最低的价格,把最好的车卖给广大普通民众。就这样,福特公司一边忙着生产销售,一边忙着研发新车型,依靠技术和售后服务上的优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可是福特一直想达到的那个平衡点,找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