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地球一小时其实它需要更多的一小时

发布时间:2023/11/12 16:03:03   

近年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承载这万千变化的地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年——年地球对比图

从内燃机发明之日起,可以说它便有了“难言之隐”。

截至年,全球80亿人口,每年全世界产生的垃圾有亿吨,这些垃圾遍布城市、乡村,甚至是海洋;

年,全球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每秒15.4吨,按照计算一天的尾气排放量达万吨。

而吸纳这些污染的树木也已有心无力,大量消耗的纸张、一次性筷子等等,使得荒漠化逐年增加......

从前我们说“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中给地球带来了伤害”,而今天,“无形”似乎正变得“有形”。

远的不说,单拿近两年来看:

去年3月,印度和巴基斯坦遭受异常热浪袭击,温度一路飙升至自有气象记录年来当月的最高值,印度部分地区的气温达到近50℃,给数千万人带来灾难性后果。

去年9月,美国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之一“伊恩”,截至年2月的统计数据,“伊恩”造成至少人死亡。

同样是在去年,我国多地也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极端天气,北方高温,局地高达43℃;南方暴雨,数十条河流同时出现超警戒水位及洪涝灾害。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处房屋被飓风“伊恩”摧毁

每一桩、每一件,似乎都与背后的污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踩着地球的肩膀,我们不断攀登新的经济高峰,可与此同时,我们离气象灾害的距离也愈发近了。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国内国外不时有专家发出警告:失控的温室效应有可能让地球的气候变化越过阈值,变得不可逆转,导致气候崩溃,最终把地球变成像金星那样的酷热地狱……

那这种可怕的情形该如何避免?

停止一切工业生产?拒绝各类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禁止一次性用品的生产.......

这些自然不可,人类社会存在便意味着经济建设要持续向前发展,单纯侧重一方的举措并非良策。

所以早在很久之前,人类就意识到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找到平衡点,让两者从原来的矛盾变成互利共赢。

于是,大大小小的环保主题的节日/活动应运而出,如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等,逐渐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性议题。

但说到这不免又有人疑惑了:这些年我们也在付出行动,为何环境形势依旧严峻。

地球的创伤不是一朝一夕的污染所致,同样缓解这份创伤所用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奏效的。

在环保方面,最有效的解题思路永远都是“持续+用心”。

社交平台上,时有出现网友吐槽个别地方的“环保作秀”

在某环保节日/活动即将到来时,大家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7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