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站前街的变迁80年代辽宁西丰有两个火车站

发布时间:2023/3/26 18:04:20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0317/5252043.html

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70、80年代,西丰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是西丰站;另一个是西丰西。西丰站是终点站,也叫新站;火车在西丰西只停一分钟,等到新站人都下光了,然后火车头返回西丰西修整,等待第二天从新站发车。那时候这趟火车只通到开原,去沈阳和其他地方要倒车才行。往返西丰一天就一趟。到家时一般都天黑了。那时候坐火车的人也不少,中间还有松树站和大青秧站。我现在也分不清列车员报的站名到底是大庆阳还是大青秧,反正在我的印象里,一回忆那女乘务员的声音脑海中就泛起一片土豆地,一片绿油油的土豆秧子的景象。

火车从西丰出发,到松树的时候要停车10分钟,据说要给火车加水。因为停车时间长就常有农村来的小贩在站台上向火车里的人兜售熟玉米和插单什么的。有一次我和姐姐去姥姥家。在松树停车的时候,我要吃玉米,因为要开车了姐姐就急忙从车窗口递过去一块钱,买了两棒玉米。因为一棒玉米2角钱,应该找回我们6角。可是那个小贩故意磨磨蹭蹭,直到火车开了也没找钱,气的姐姐眼泪差点掉下来。旁边的阿姨安慰姐姐说:以后注意了,坐在火车上千万不要买站台上商贩的东西,特别是车要开的时候,我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以后从来不买站台上的东西。

西丰火车站正对着的大街叫站前街,一直通到猴石山底下。这条街是当时西丰最繁华的一条街,那时候没有出租车,晚上下车的人都大包小瘤显得急匆匆。路灯很少,也很昏暗,很少听到有人说话,只听到杂沓的脚步声。不像现在,一出站口就能听到出租车司机叫站的声音此起彼伏。现在的车多了,走不远基本上就看不到步行的人了。以前站前街只有火车进站后人才蓦然多了起来,平时没多少人。而西丰西站只停留一分钟,下车的人不会很多,后来在才知道,火车停留这一分钟主要是给乘务人员留的时间,一般乘客在这里下车的很少,除非离这里很近。

那时候火车站是孩子们特别向往的地方,火车站不但人多,候车室里也暖和,一些流浪汉都寄居在火车站的角落里,肮脏而平静。小时候跟家里人生气了就想往火车站跑。一次村里的一个女人莫名失踪了。亲属们第一个想去找的地方就是火车站,结果还真找到了,后来才听说那女人是想跟一个人私奔,结果被家里的亲戚给逮着了。我小时候也喜欢去火车站,因为去火车站就意味着要出远门了,出远门就是去姥姥家,那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80年代初期火车头还是蒸汽机,只有到大火车站才能看到内燃机。那时候我傻傻地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每每见到冒着白烟的火车喘着粗气呼啸而过,就有种莫名的兴奋。西丰的站前街以前叫什么街我不知道,但后来西丰的街路都恢复过去解放前的老名字了,比如菜市街,小南路什么的,但也有一部分没有改过来,还一直延续解放后的名字,比如红旗路、解放路什么的,站前街应该是60年代改的吧。

那时候汽车站离火车站不远,也在站前街,就在今天的凯帝房产公司院里。火车站门前地势比较开阔,一打眼就能看到灰色楼顶上的“西丰站”三个字。那时候重点高中和二高还没有建起来,周边应该几个大型国营工厂,具体是什么厂子我就不记得了。反正我很少往那面去,只知道老酒厂在那边,但具体位子已经看不出来了。不久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大十字街的文章,把大通街和站前街弄混淆了,因为大通街不直通到猴石山底下,有网友指出来后,我这才恍然大悟。

关于站前街,现在人们最熟悉的不是西丰火车站了,因为现在的火车站已经挪到解放前的老火车站,也就是之前说的西丰西。现在的站前街只是个名字而已。最南面被崛起的十多层住宅楼“水岸人家”挡住了视线。记得当年坐火车还可以看到寇河大坝,现在完全被楼房遮住了。关于站前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记忆和印象,欢迎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让我们共同追忆那逝去的青春和年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9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