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解读中国消费结构,车市销量萎缩,为什么9

发布时间:2023/3/24 16:58:18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69448.html

山重水复已无路,柳暗花败也无村——车市销量萎缩扩大,提振基本无望!

近日,中汽协发布数据称,中国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6%,这已经是连续11个月同比下滑!1-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1%。其中,乘用车4月份仅售出万辆,同比下降17.7%。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上汽通用、吉利汽车四家车企下滑最为严重。

详解消费人口结构,车市萎缩必然出现毋庸置疑,推动中国车市高速发展二十余年的的主力引擎是刚需,中国消费者对私家车的渴望造成了中国车市的井喷,但是这一旺盛需求现在基本已经登顶。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可以认为不到2名驾驶员即拥有一辆车。

虽然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消费基数很大,人均汽车保有量现在还远远低于美国,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应该还有更多想象和可能。但详细分解13亿中国人口,我们会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不难看出,中国目前2.03亿50后和2.4亿60后很多是没有驾照的,所以私家车从来就不是这4亿人的必需品。

而来自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17亿70后的购车增长基本已经陷入停滞,年龄最小的70后已经“不惑”而年龄最大者则已知“天命”。“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其实很难在70后身上看到。

再把目光转向2.22亿80后,当书写历史的笔墨展开年的画卷之后,年12月30日出生的最小80后也步入“而立”之年。“大彻大悟看透世俗,赢了自己才能赢得江湖”是80后打拼至今的无奈心得。真正的市场需求证明,目前80后购车基本进入置换阶段。换句话说就是,有条件就升级新车,条件不允许就把财力和精力放在教育下一代、偿还房贷、再购置新房产的诉求上。渐进“不惑”之年的80后清醒的看到了砸钱购车,贬值太快,其实划不来。所以当2.22亿80后基本拥有私家车之后,中国车市的增速就会放缓,必然现象,根本无解。

90后购车意愿低,透支消费成主因综上解析不难发现,如果再减掉尚未成年的1.63亿00后。在未来,真正能够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力引擎应该来自2.09亿90后,按照我们的意愿,他们也应该像70、80后那样抢购汽车,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再上新台阶创造可能,只可惜这是一厢情愿,根本不可能。

现实告诉我们,90后的购车诉求并不高,原因说出来很简单也很苦涩甚至有些无奈——90后们没钱购车。

事实上,现在很多90后不但少存款,而且“债务缠身”这些债务分别来自房贷、车贷、信用卡以及各种借款软件提前透支的资金。年末汇丰银行调查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虽然这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不断爆出的90后无钱偿还借贷,甚至被追债自杀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90后透支消费的严重性。事实上,无需隐讳,目前有数不清的90后,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各种借贷款项补上,而且是标准的“月光族”。

为什么特别爱存钱的中国人到了90后这里就变样了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成长于互联网浪潮中的90后们接受过更“开放”的消费观念,注重生活品质、强调精致生活,拥有强烈的消费冲动和“存款就是等着贬值”之类的所谓“先进”经济学观念,90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好、穿好、玩好,活着才有意义。”“花出去的是钱,买回来的是满足和开心。”当然如果详细分析90后群体的消费观念和问题,可能要写一本书。此文不对此做详细解读。

90后爱透支的消费习惯,投射到汽车领域,就是真的无钱购车。另外喜欢滴滴软件、以及愿意尝试共享汽车等新理念的90后也不愿再花大量资金购置新车。而且很多90后家庭其实已经有了私家车,再购新车属于浪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90后年轻人,面对高昂房价,购置一套房产已经掏空了全家所有积蓄,还有此后二三十年的消费能力,再让他们购新车,真的不很难!不合理的高房价是导致90后不愿购车的致命一击。

另外还有一部分低龄95后仍在校园中埋头苦读,更不可能购车,所以提前将中国汽车消费力“转移”到90后身上其实为时尚早。事实上,90后根本无法承载起中国车市再繁荣的“重担”,而且永远都不能!因为我们现在体验到的车市大繁荣来自60、70、80后购车意愿的集体释放,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糟糕的汽车使用体验阻碍车市发展当终于有消费者愿意购置一台新车,加入有车一族之后,他很快就会发现在中国的用车体验其实十分糟糕。

首先是不断高涨的燃油价格,让用车成本居高不下。而在城市中用车,停车难、拥堵多,都无法让车主获得愉悦的驾车感受。

在高房价的影响下,动辄数十万元的停车位,也让想购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其他诸如限行、限购、牌照拍卖等政策,更是给汽车消费带上了沉重枷锁。当强烈的汽车刚需欲求逐渐过去,这些不利政策的阻碍逐渐显露,并无法解决。

另外,越来越严重的所谓“违章抓拍”让车主苦不堪言。比如同样一条省道,穿过不同的市县区时,被限制了不同的最高速度,有的地方规定80千米∕小时,超速就被抓拍,扣分罚款;有的则规定是70千米∕小时,更狠的地区则是40千米∕小时。路还是那条路,路况还是一样的路况,肆无忌惮的的所谓“违章抓拍”,让汽车驾驶员无论怎样小心,都会吃到罚单。事实上,很多不合理的所谓违章规定,数不胜数!虽然笔者强烈反对违章驾驶,强烈要求驾驶员遵章守法,但是有时候所谓的“违章驾驶行为”真的合法吗?通过相关论证了吗?这其实都让驾车出行变得很糟糕。

另外,汽车一直背负着“雾霾污染源”的骂名,突然推出的汽车排量国六标准要求,给汽车市场带来当头一棒,国五车型被迫滞销。事实上,真正降低尾气污染的方式是提高燃油的纯净度,降低含硫量,否则你就是驾驶国十的汽车,加注的还是国三燃油,排放的依然是高度污染的尾气。

你给车加什么油,它冒什么气,难道专家不懂吗?

结语汽车制造是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梳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汽车制造业的崛起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19世纪初的德国,当英国通过改进蒸汽机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时候,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开始了工业化改造,仅仅40年之后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奠定德国崛起的4个要素分别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创新、新通信工具的推广以及化学工业的建立。德国在这几个领域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德国后来的长盛不衰。同样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的后来者居上,都离不开汽车制造业的强势而起。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处在关键时期,汽车制造业必须得到更多扶持和帮助,绝对不能没落!解析德、美、日、韩的汽车制造业崛起进程,可以发现国家意志发挥了关键作用,并留下了深刻印记。

中国政府也该开始行动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9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