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市场 >> 徐云列传第六遗落之地
《徐云列传第六·遗落之地》
一
徐云于荆楚盘桓数日,欲往渝地。一日,天气阴沉,似有雨。早饭毕,徐云将单车链条上油,车轮充气,往恩施行。山路边见一老者,拄杖蹒跚而走,似有腿疾。乃驻车相问,老者言其独居,因下地劳作,摔伤,已半月余。前日又冒雨拄杖至田间收黄豆,伤逾重,故徒步往市镇求医。问去市镇之距,答:约四十里。徐云黯然,遂与老者路边拦车。过七八辆,无愿载者。深感无奈。为难间,一车至,愿助,徐云谢过,目送老者乘车去。
其时之乡村,年青力壮者纷纷离乡,往城市谋生。留者皆老弱妇孺,以致村庄人丁寥落,冷寂无生气。自此上溯二十年,城乡居民之差别尚无此之巨。徐云感乡村凋敝,民生多艰,心中郁郁。
下午,雷声起,雨将至。徐云一路未遇商店与山泉,水已耗尽,乃沿路寻取水地。见溪流,地处深谷,无路可下。雨忽降,徐云入桥洞避雨。雨打枝头残叶,瑟瑟有声。秋日将尽,一场秋雨一场寒。
雨过,天未黑,复前行。路边遇商店,买得食物与水,又自店旁山泉处接一大桶。复行数里,道旁有废弃中铁局宿舍,欲往宿营,内有值守者。徐云不愿扰人,于近处寻一闲置工地。有废弃工房,房内有水井,水将满溢。徐云怏怏而出。房外寻一空地,搭帐。取锅架炉,做番茄炒蛋。尚未毕,雨又至,遂将锅移入帐中。
是夜雨声潺潺。鄂西之地山间多野兽,时闻嗥叫,徐云感营地不甚佳,心中惴惴,一夜半睡半醒。
二
行数日,至渝地。过丰都,抵江津夏坝。夏坝乃一小镇,地处江津东南。沿街主干道甚洁净,两侧多为红色二三层小楼,绿树杂其间,街道清幽。
夏坝昔日建有钢厂,后据传破产重组,废弃。徐云行至镇郊废弃钢厂。厂区有铁道,停浅蓝色废弃火车头,为工矿旧式内燃机车。历沧桑岁月,车身漆层剥落,锈迹斑斑。徐云沿扶梯登车,凭栏远望,四周荒草萋萋。厂房、烟囱、堆取料机默默屹立,遍布赭红锈迹,如迟暮将士。四野寂静无声,时光宛如停滞。
路边一栋废弃红砖楼,为昔日工业区。徐云入内寻搭帐篷之地。但见杂物遍地,凌乱不堪,墙上挂防尘面罩、工作服等物,落满尘土。
数十年前,此处原为大工业生产聚集地,车来人往,扰攘喧闹。然世事沧桑,时光巨轮轰然碾过,昔日繁荣之地面目全非。
徐云转身而出。出口墙壁贴一通告,言此地于排危处置工作中,私自拆用物品者,以盗窃论处,移送公安云云。徐云见此通告,觉驻此地有瓜田李下之嫌。乃出。
天色晚,寻宿营地。野树荒草间有废屋,近观,却是一土地庙,内有三尊泥塑,供香炉。徐云惊,连声曰:无意冒犯。退去。堪堪已落日,无地可宿,只得复沿路骑行。夜幕中前方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徐云想是处有人烟,或可宿。及近,却是有户出殡。又行,有村,欲宿村边,奈何近村犬吠不止。再行,戊时,至贾嗣镇。江边觅一公园,有聚众跳广场舞者。徐云静坐路边,待其散后扎营。只觉配乐之俗不堪过耳。
是夜徐云至亥时方搭起帐篷,以土豆丝与腐竹过水凉拌,草草食之而眠。
三
次日晨,江畔有妇捣洗衣物。但觉气温较前日逾寒,时节已将入冬。
欲往铜罐驿。一网友言家乡仁沱,为其幼年生活之地,及长离乡,至今未反,思念日厚。遂改往仁沱。
仁沱,渝地古老渡口。隶属江津,地处长江与綦江交汇。綦江古称綦溪、夜郎溪,又称僰水。僰者,僰人也,古西南地群族,有悬棺葬之习俗,称僰人悬棺。
徐云漫步仁沱镇。小镇依江而建,街道随山地高低起伏,两侧楼高不过三四层。亦有老街区,砖墙黛瓦,旧日老屋多朽坏。街巷窄狭,曲折回环。石板路青苔斑驳,路边竹林郁郁葱葱。徐云沿街而行,两侧屋内不时传出骨牌麻将之声。此处亦如乡村,年青人多已外出,留老人驻。街巷行人寥落。如这般小镇,各地皆有,观之平淡无奇,却不知是多少远方游子梦萦魂牵之故乡。
是夜,徐云于镇口废弃交通执法站宿。
四
倏忽十余日过,已交十一月,时节已然初冬。行至六盘水。六盘水为三线时期重要基地,有火力发电厂旧址,遂前往一观。
基地旧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处山地河谷中,依河两岸而建。道路沿山腰曲折而下,徐云见路边山坡上,有一雷达天线立于荒草间,如《三体》之红岸基地。
至生活区,但见道路两侧枯叶遍地,一派萧条景象。路边矗立灰色楼房,楼前堆积枯黄落叶,门窗多已毁坏。推门而入,遍地灰土,空气中浮尘飞舞。出,落叶中一顶警帽,帽檐已无,警徽尚好,徐云将其拆下,放入衣袋中。抬头见二楼阳台处探出一丛仙人掌,主人业已离去,不知其独自在此生长多少年。
旁边一幢方形灰色水泥楼房,为礼堂兼影院。楼内光线昏暗,徐云以手电照亮。入口正中横挂红梅傲雪图,有玻璃装裱,虽历经年,墨色尚新。影院大厅内,座椅四散歪斜,大半没于淤泥中。一九九一年七月,有洪水至,水位直没二楼,厅内淤泥或因此。大厅一侧有放映室,地面散布杂物尘土。一大头娃娃面具立墙边,电光偶然移过,笑容甚是诡异。徐云一惊,乃出。
生活区旁边有子弟学校。教学楼一如常见结构,楼前杂草丛生。徐云沿水泥楼梯而上,一条长长走廊延伸去,一侧为教室,一侧面学校广场。蓝白色墙体已褪色,涂层斑驳脱落。教室空空,后墙尚有黑板报,字迹已模糊。
徐云立教学楼俯瞰,河对岸有宿舍楼,楼前有小公园,公园内有凉亭。
三线者,简言之,上世纪为应对险恶国际局势,于中西部内陆腹地推行基本设施建设。起于上六十年代,涵国防、科技、工业、交通。以备战为主,旨在巩固大后方工业。自八十年代后,因生产力与局势变化,三线基地渐渐废弃。时代风云变幻,如大浪淘沙,当年聚集此地生产建设者已四散流走,不知去往何方。
五
徐云忆起小学时一件旧事。
徐云就读小学在村头。操场边有大榕树,夏日课间,学生常至树下玩耍。一年暑假,午后燥热无聊,徐云漫步村中,无意间至学校门口,门大开,校内空旷无人。徐云举步而入,至榕树下,但觉树荫甚是清爽。遂攀至树上,倚树枝躺卧。仰望日光穿过摇曳树丛,似于湖底看水面粼粼波光。风吹过,凉意沁身。树叶沙沙,鸣蜩嘒嘒,徐云甚感舒畅,不觉悠悠而眠。
及醒,天已黑。但觉冷气着身,疾翻身下树,至校门口,大门已锁。徐云甚感恐慌,于校内四处游走,寻出口而不得。抬头四顾,天边浅浅一弯月,夜幕下,校舍房屋成黑色剪影,如巨兽,又似巨大鬼影。传闻此地建学校前为乱葬岗,愈觉害怕。黑暗中胡乱行,摸至校舍屋后,有处围墙坍坯一角,攀其上,纵身跃下。围墙外有树林,夜间不辨方向,徐云于树林中左冲右突,许久方踏上回家之村道。
徐云记得那夜于村道疾行,忽听身后有声唤己名,回头看,是父亲。徐云素日独自外出玩耍,父母已为寻常。今日天黑许久未归,自是担心,遂外出寻找。正四处寻觅,却见徐云独自归来,虽衣衫凌乱,已无心责怪。念及此,似闻身后有声响,惊回头,空无一人。唯风吹树叶之声,一如记忆。然二十余年时光已骎骎而过。
徐云于基地学校前怅望一阵,出。
是夜,于生活区空房搭帐蓬。
徐云所摄视频近日观者渐多,收益略有起色。饭毕,清点盘费,预估进藏装备所需之资。略算一过,再需月余,或可进藏。
配图为作家高行健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