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市场 >> 键盘追凶增多乳化,你的机油还好吗
作者:Artozine
最近,有网友发帖反应自己的丰田/雷克萨斯车型出现了机油增多或乳化的情况,在特殊时期的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而本着对汽车的热爱和刨根问底的精神,我们也在尝试通过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析。
60s文章论点速览
近日,丰田凯美瑞双擎、雷克萨斯ESh等丰田旗下的车型曝出机油增多、乳化现象,广大网友对引发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低温是本次事件发生的诱因,同时还存在其它“嫌疑人”。
与之前的本田“机油门”相比较,本次丰田“机油门”在根本原因上与前者存在共同点:低温(诱因),但丰田(凯美瑞双擎)并不存在设计缺陷方面的问题,也与北美车型发生的问题无关。
特殊时期的特殊用车方式——汽车被频繁中低速使用或静置,是本次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上述“嫌疑人”),车主可在解除限制后通过长距离或高速行驶的方法,进一步观察车辆的机油情况。
重中之重:什么是乳化?
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的搅拌后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强烈的搅拌让二者充分的混合,乳化的程度则与温度、搅拌的速度有直接关系。在车辆中,汽油、机油同属有机物,相似相溶,所以汽油是机油增多的关键点而并非乳化的关键点。而在此次事件中,不相容且造成乳化现象的元凶其实就是我们离不开的生命之源:水。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便是物理学科的一大重点,进气-压缩-喷油-燃烧-膨胀做功-排气的工作过程循环往复,再配合传动原件便驱动了我们的汽车,其中似乎没有水蒸气的事情,更没有机油乳化或增多的相关步骤,那么身为“罪魁祸首”的水从哪里来,如何导致问题发生的过程便十分重要。
打开车质网,搜索凯美瑞,我们可以发现在事件的初期,机油增多或乳化现象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凯美瑞的2.5混动版车型上,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雷克萨斯ESh等车型。不难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车型普遍为丰田/雷克萨斯的混动车型,搭载着如今市面上公认最好的、拥有数以千万计车主的混动系统,这样的优秀混动系统又为什么会在中国市场的寒冬时期,出现这样明显且“低级”的错误呢?
无罪释放的一号“嫌疑人”
本田事件,丰田重演?
年刚开年,北风啸啸、雪花飘飘,负面消息便扑面而来,1.5T本田车型机油增多或乳化的新闻和投诉化成一朵乌云笼罩着整个汽车市场。车主们表示:车辆的机油乳化现象严重,机油量超过机油尺刻线上限且有明显乳化物残留。最重要的是,更换机油后行驶不到km便会将这一现象再度上演,而且在冬季打火之后,汽油味浓烈、黑烟浓重……而且发生以上现象后,车辆并没有出现故障报警,无数愤怒的消费者甚至想要闹到晚会以求公道……
最终,罪魁祸首被认定为了ECU控制的“预喷油”量并未针对低温进行优化,导致雾化率不足,最终以液态形式残留的汽油会被活塞带至机油箱中,加上涡轮增压车型的燃烧室一直处于高压状态,这便加剧了油雾、油膜进入油底壳,导致了机油增多(机油与汽油同属有机物,相似相溶,最终造成的现象就是非常直观的增多)。
同理,残留的水汽被带入机油箱中,又由于从气缸内释放出后气温骤降,最终化为液态形式的水便成功进入了机油中,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最终导致了机油乳化。总的来说,便是本田“机油门”事件事出有因,属于设计缺陷,最终CRV等明星车型被迫停售,整个事件在厂商的无奈和消费者的愤慨中惨淡收场。
作为自然吸气车型,凯美瑞双擎自然不具备涡轮增压车型的燃烧室高压特性,经过全球消费者考验后也没有发现会导致机油增多、乳化的设计缺陷。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借此机会将“设计缺陷”的高帽子戴在凯美瑞车型上,更没有理由说丰田重演了本田的“机油门”。
无罪释放的二号“嫌疑人”
北美事件,国内重演?
作为销量千万计,在年便开始经受消费者检验的这一套混动系统,在车圈内享有“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系统,一种是丰田,一种是其他”美名的THS混动系统,更是没有理由在今天由于“设计缺陷”导致问题统一爆发。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是由于丰田官方的“设计缺陷”,这个问题一定是大规模、全球性的。
于是无数消费者将矛头指向了2月初的北美凯美瑞召回事件,在此次事件中,涉及了搭载同型号发动机的凯美瑞、凯美瑞混动、雷克萨斯ESh等车型,理由为发动机铸件的气孔可能会导致缸体出现裂纹,从而使得车辆的冷却液出现从内/外泄漏的情况。
由于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冷却液泄漏的确有理由作为机油乳化的直接原因,但这次的北美召回事件并未提到与机油增多、乳化有关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消费者所反映的凯美瑞双擎等车型发生的机油增多、乳化事件中,并未提到冷却液减少的情况。
带着疑问仔细研读材料,我们便可以发现:北美车型搭载的2.5L四缸引擎出现的问题是发动机铸件的气孔可能导致缸体出现裂纹,指向了北美丰田发动机工厂的极其明显的质量缺陷。而中国市场上凯美瑞双擎等车型搭载的A25系列发动机主要来源于没有质量问题和机油增多、乳化问题发生的日本,谣言至此不攻自破。
缉拿归案的三号“嫌疑人”
特殊时期,车最怕的就是放!
低温固然是引发此次事件的诱因,但这一条件也是身处北半球的中国、北美和欧洲等市场共同面对着的问题。所以结合以上对本田“机油门”事件的分析,和对特殊时期的合理推断,我们便可以很清晰地推测出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特殊时期被迫降低的用车频率,正如老司机们常说的一句话:车最怕的就是放!
使用了THSⅡ型混动系统的凯美瑞双擎车型,可以使用纯电的方式驱动车辆,既让车子施展了“筋骨”也避免了发动机的“不健康”工作。这就意味着如果用车环境简单,仅仅是需要挪挪车子的车主朋友们大概率不会碰到以上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车主朋友们的用车环境都不会如此简单。
当车辆频繁以中低速行驶,电动机驱动车辆而发动机无法“施展拳脚”,这就会让发动机的温度不足(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是85-度之间,在冬季室外温度达到零下时,代表着发动机需要升温近度来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和车上搭载的三区独立空调实现温度调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何况空气的“制冷”效果也要比夏季时强上许多)且不够稳定,这种不稳定燃烧并不局限于喷射进来的汽油,还有长期在低温下停放所积累的空气中的水汽,当它们冷凝成为液体被刮入机油箱内,便会出现乳化、增多的现象。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接近40度的炎热夏天,气温相对于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依然有很大差距,频繁中低速行驶造成机油乳化、增多在此刻只是因不规范使用所造成的“人祸”。
原因明朗,形势渐好
“药”到“病”除,不必惊慌
目前对于车主朋友们来说,预防上述问题最方便的办法便是让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即使发生了轻微的机油增多和乳化现象也可以通过日后的长距离行驶最终得到解决,并不会对有车生活产生影响。对于安全的担心更没有必要,因为即使是在特殊时期,行车安全性的担当仍是凯美瑞车型的GOA车身、十安全气囊和TSS智行安全系统等,机油的增多、乳化并不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况且广汽丰田针对凯美瑞双擎推出了八年20万公里的质保服务,与之伴随着“电池无忧”计划和低廉的维保价格,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本次事件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试问哪个厂家又会对“有问题”的产品提供如此全面的保障呢?
如今,全国的气温大幅回暖,“战疫”也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车主朋友们不妨先静下心来,在这些日子持续跟进车子的机油增多、乳化现象,没有遇到情况的车主则尽量避免“踩雷”,多使用网联化功能来监控车辆的健康情况,做到心里有数。相信国内所有汽车厂家也一定会在此次事件中吸取经验,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秀的车型。
·····································································Arto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