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汽车新四化人才大洗牌大学一心要造车,

发布时间:2023/11/18 15:44:03   

最近,服务特斯拉的猎头罗辑有点忙。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罗辑也在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组建营销、公关团队物色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

“特斯拉挖人的目标是瞄准全世界最出色、最优秀的人,而传统车企受制于资金、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可能会寻找一些80分人才。”罗辑知道,这样的招聘标准意味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成熟起来,开始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席位。

同样在物色人才的还有威马汽车的HR安晨。秋招在即,安晨心里被期待和担心两股情绪交叠充斥着。“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的新能源品牌、跨界大玩家纷纷加入这个赛道,造成人才市场供不应求。自动驾驶、机器学习等很多岗位甚至需要跨界寻找人才,真的是一场挑战。”安晨说,她需要在大批应届毕业生中锁定最适合公司的那一小撮人。

不管是罗辑还是安晨,作为汽车人才的“狩猎者”,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是主机厂的人才抢夺重地。“软件研发岗位的需求量明显在逐年上升,且企业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晨说。与之对应的,这些职位的薪金也诚意满满,应届生税前月薪普遍在1.2万元到1.6万元之间,甚至还有股票期权的激励。“新四化”造车的风口下,追逐人才的钱袋子叮当作响。

有人欢喜有人愁。工作3年多的林江近期开始惆怅起来。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林江像很多同学一样理所应当地进入到传统车企,成为一名变速箱产品工程师。他以为他会和所有的前辈一样,一步步成长为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再慢慢晋升至高管。但现在,林江已经感受到汽车“新四化”变革的浪潮在不断冲击着传统内燃机的基石,而他正是站在这块基石上的一员。

“高性能操控系统”“电池快充”“无线转向”开始成为汽车业内热议的技术,软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不断被“加粗”“放大”,没有人会质疑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是在变局之下,汽车人才结构也在经历着一场重构。

逐渐消失的塔尖

即使过去多年,届的闻亮还记得自己当初被机械制造专业录取时候的激动心情。“那是我们学校非常好的专业,竞争激烈,很多人没被录取,被调剂到了信息工程、计算机之类的学院。当时我目标清晰,毕业后一心想去车企。”闻亮回忆道。

当年校招,闻亮如愿被一家传统车企挑中,他的同学们则分别去了汽车科技公司或者从未听说过的造车新势力,而那些当年被调剂到信息工程、计算机等学院的同学则去了互联网企业。选择不同,人生从此迥异。

“我是从一线工厂的岗位做起的,当时并不觉得苦。因为我知道汽车行业的晋升大抵如此,毕竟很多高层都是技术出身。”但让闻亮焦虑的是,事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在他预定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近年来,一些传统车企因经营不善而裁员的消息被不时曝出,而头部造车新势力发展在逐步向上,这一变化时常让闻亮怀疑自己当初是否选错了专业。

“近年热度很高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都是我不曾接触的方向,原来我学习的知识也似乎开始贬值。”闻亮觉得世界好像一个圈,从前与汽车没有关系的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当初去所谓小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的同学,现在的发展前景有些比自己更好。

时钟往前拨动,传统汽车工程师贾迪回忆起自己在上海一家合资车企工作的日子,仍充满着幸福感:“那是年,在合资公司上班可是令人羡慕的工作,收入也很不错。”当时,中国汽车市场起步不久,一辆桑塔纳可以卖到20万元,而上海当年的平均房价仅为元/平方米。如今进入不惑之年的贾迪,却开始怀疑过去的职业选择,感觉自己像是被紧紧固定在老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林江也有颇多感慨。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8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