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奇妙的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发布时间:2023/1/10 21:17:24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地区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在实现碳中和方面,氢燃料电池是长途和重载商用车领域内燃机的优良替代。根据规划,到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万辆。而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8亿辆,其中货车大约万辆,大中型客车大约多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大约1万辆。虽然氢燃料电池完全替代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不妨碍我们思考得更远。

氢燃料电池系统是由电堆、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控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五大组成部分。

电控系统的DC-DC变换器可以把电堆产生的直流电降压后给给蓄电池充电,也可以在经过逆变器转变成交流电驱使牵引马达运转。牵引马达的供电源主要是电堆,蓄电池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热管理系统、电控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在在燃油车应用多年,技术比较成熟,而电堆、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空气供给系统才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特征,需要了解。整车中,电堆的费用最高,而催化剂又是电堆中成本最高的。

1.电堆

电堆产生电能,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电堆由多个燃料电池串联堆叠而成,形象称为电堆。燃料电池根据电解质的不同主要分为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碱性燃料电池(A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5种,前三者由于工作温度高,应用方向是工业电力生产。AFC和PEMFC都以氢气为燃料,但AFC满足不了车辆使用的要求,PEMFC是国内外车用燃料电池应用的首选。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原理如下:

记得年5月采访青年牌燃料电池汽车的视频,一段说到反应生成的水都可以饮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乘用车车载储氢瓶一般储存6kg的高压氢气,可行驶km,反应可生成50kg的水,相当于每行驶1米就有1~2滴水出来,小瓶矿泉水还需要买吗?

电堆由膜电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扩散层组成)、双极板、端板等组成。电堆结构里,膜电极和双极重复叠,形成电池的串联。

1.1膜电极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电化学反应场所。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

1.1.1质子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固体电解质薄膜,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为全氟磺酸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质子透过能力,防止阳极的氢气和阴极的氧气接触,并且是催化剂的载体。我国已具备质子交换膜国产化能力。

1.1.2催化剂

催化剂的主要功能是降低电极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铂碳(Pt/C)催化剂是车用燃料电池的主流催化剂。在电堆成本中占比达45%,因此,降低铂的用量和提升催化性能,有利于突破燃料电池成本瓶颈。

当前我国催化剂处于研发阶段,虽然国内不断有企业宣称建成了燃料电池催化剂生产线,但下游企业常选用进口Pt/C催化剂。

据悉年的“水变氢”据悉也是用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结果遭到整个舆论界的键盘敲打,90年代被冠以第五大发明称号的“水变油”看来很难被超越的。

1.1.3扩散层:起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匀分布作用,还起到稳定催化层并将催化层产生的电和热传导到双极板的作用。扩散层是由支撑层和涂覆在支撑层一侧的微孔层组成。支撑层一般为多孔的碳布、碳纸,微孔层为改善支撑层孔隙结构的一层碳粉。国内扩散层供应几乎全部被国外公司所垄断,而且作为基础材料的碳纤维基本被日本垄断。国内碳纸目前为小批量的生产水平。

1.2.双极板

双极板负责将氢气和空气分配到两个电极表面,收集电流和热量、为冷却液提供通道等作用。

双极板分为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复合材料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相较于石墨及复合双极板具有明显优势,是主流。石墨双极板国产较多,金属双极板、复合材料双极板较少。

2.氢气供给系统

主要部件有储氢瓶(罐)、减压阀、电磁阀和氢气回流泵。在安全性方面,储氢瓶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0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