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复盘诺贝尔奖点燃技术,为人类取暖悲了伤

发布时间:2023/11/14 14:59:34   
年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了,如果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诺奖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对现实世界实际能发挥的作用。如冷冻显微术,最大的突破就是解决了图像转换导致细节丢失的问题,很实用,是吧?如人体生物钟分子机制,有助于解决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很实用,是吧?引力波在应用层面似乎暂时还不太可能,但它将为宇宙通信、甚至时空旅行等探索奠定了基础,是基础理论的一个突破。如果以“实用性”为考量原则来评判国内的科学研究的导向和氛围,我们是不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下面是三组数据——1、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但在一片繁荣之下,我们的专利产业化率却极低,仅为6%左右,而美国、日本等国家此数字高达80%以上。2、根据《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的数据,年中国科技含量及创造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仅为17.6%,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占到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56.2%和26.2%。而国外在华有效专利多年来均是以发明专利为主,年占到国外有效专利总量的79.9%,外观设计专利占15.8%,实用新型专利所占比重仅为4.3%。3、汤姆森路透集团基于专利申请的数量、专利申请的成功率、专利的全球覆盖范围以及专利的影响力等专利数据公布的“全球百强创新企业”榜,美国上榜39家、日本34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韩国3家,泱泱大国中国只有1家上榜(具体是哪一家请到评论区竞猜,第一个猜中有奖)。——下面是正文——从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开启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世纪初钻井技术的成熟为石油时代奠定基础,到18世纪末卡尔奔驰发明第一辆使用内燃机的汽车带领人类进入汽车时代,从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互联网一次又一次改变世界,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引发一次次人类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巨变。今天,过去几十年间长期在技术层面处于落后跟随状态的的国内企业常常强调——“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甚至实现引领技术发展“,是的,这个很重要,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我们不得不为的就是跟随和学习,但更关键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如何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应用、产品,如何实现技术变现,或者用让科学家们肾上腺素激增的说法——“如何运用技术去改变世界”。而事实上,“技术变现”在现阶段的国内是限制大部分企业发展的相当大的一个瓶颈,甚至我们很多时候连世界都还没搞清楚,更勿论去改变世界。一方面,在各种专利完成指标的压力下,无数技术人员埋头研究,费尽心思去做各种专利,心中激荡着以此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情结,于是大量专利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专利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讽刺的是,另一方面,专利库里堪称浩瀚的专利中绝大部分并没有被使用,甚至不为人知,宽容点说,它们是作为战略储备,作为潜在的防御或者进攻的手段存在,而若稍为严谨一点来看待,耗费无数科学家无数心血研发出来的技术只能安静地躺于一隅,这对社会、行业的发展是一种犯罪。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截至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但在一片繁荣之下,我们的专利产业化率却极低,仅为6%左右(欧美国家此数字高达80%)。造成国内专利利用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如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低下、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虚高等,这是一个大问题,其背后有国家政策引导失衡的因素,也有社会、行业、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缺失的因素,此问题我们另文再议。另外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7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