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介绍 >> 导弹列车亮相,钻山过桥,将来还有导弹高铁
当说到俄罗斯的“导弹列车”和“末日列车”时,你可能听说过它。这种与普通火车形状相同的轨道移动平台搭载了强大的核反击武器,隐藏在山洞隧道中,24小时待命。成为时刻悬在西方国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冷战期间苏联有一种导弹曾让美国感到非常担心,这个就是有“手术刀”外号的SS24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是与美国MX导弹属同一级别的,在当时属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SS24导弹起飞重量为吨,射程达到11,公里,弹头重量高达3吨,可以携带10枚大威力分导式核弹头。其威力比现在俄罗斯装备的SS27“白杨m”导弹还要先进。当然SS24导弹最大的可怕还在于它的铁路机动部署,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同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也有自己的“导弹列车”吗?
6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个讲述“世界弹道导弹五种发射方式”的沙盘模型中,首次公开展出了我国的“导弹列车”。一列普通的绿皮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车厢顶棚突然打开,露出一枚东风31洲际导弹,“大杀器”迅速竖起,随时待发。从模型上看,中国的“导弹列车”整体设计和发射方式与俄罗斯SS-24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基本一致,平时采用铁路机动方式在相关路线上运行,维护保养则在山洞当中,战时快速机动到相关预定发射地点,对敌国展开战略核反击,是我国火箭军重要的反击作战武器。
观察人士称,中国铁路标准规矩1.米,东风系列机车最大宽度是3.米,而东风-5直径是3.35米,显然,这并不是东风-5。鉴于东风-4(最大直径2.4米)性能老化,且射程未达洲际导弹水准,很难进行改装。相比之下,作为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导弹系统,东风-41最大直径据传仅为2.25米,且射程也有达到12,至15,公里,能够很好地隐藏在列车车厢内。无独有偶,已完成9次测试,且有望在年参与中国国庆阅兵的东风-41早在年底就已被美国情报机构证实进行过导弹铁路弹射试验,被认为是开发中国版“末日列车”的最明显信号。
与美国相比,俄罗斯虽然因为固体燃料导弹技术不够成熟,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研制出SS-24“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但俄罗斯很快就将其整合在导弹列车上,并很快投入战备执勤。其每列导弹列车由3台内燃机车和17节车厢组成,3枚SS-24弹道导弹被部署在3节导弹车厢内。导弹车厢除了一枚起飞重量达.5吨的SS-24洲际弹道导弹外,还装有减震装置、充电系统、控制系统、液压起竖装置和悬臂式稳定器等。各导弹发射车之间,都由生活和勤务保障车厢隔开。必要时,该列车可分解成三个独立作战单元。我国的洲际导弹列车与俄罗斯的导弹列车比较相似,央视公开曝光的弹道导弹列车由6~8节车厢组成,包括发射控制车厢、指挥车厢和导弹运载车厢,每列导弹列车装备1~2枚DF-31/31A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万千米,可搭载多枚分导式核弹头。
平时,导弹列车隐蔽在洞库内,一旦形势需要,就通过铁路网进行机动,由于外形与普通列车近似,因而很难从外观上判断这是导弹列车还是民用列车,所以只要汇入铁路网,国外的侦察卫星就没辙了。接到发射指令后,列车立即停车,就地展开,竖起导弹,然后一边核对发射密码,一边测量发射数据(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等数据)、装订发射参数,密码核对无误后,导弹直接在车厢内发射出去,然后列车再次启动,等待下一次发射命令。
不管俄罗斯对“导弹列车”是怎样的态度,实际上,这种独特的武器系统非常适合我国,因为我国是世界铁路网最为密集的国家,专家表示:我国的铁路网四通八达,同时运行的列车数量极其庞大,要想在这其中发现“导弹列车”,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在我国中西部,有大量的隧道,非常适合导弹列车隐蔽和发射。不仅如此,近些年随着我国高铁的建设,未来我国还应该发展“导弹高铁”,相比普通的“导弹列车”,“导弹高铁”机动的范围更广,核反击能力更强,会成为让敌人更加头疼的“大杀器”。从网上网友们对高铁加战略导弹强强结合的热情来看,反映出了大家对我国战略威慑能力提高的要求,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我们必须要有与之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军事力量。作为关心中国军事的我,非常期待这把“倚天长剑”能尽可能早的进入战备值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