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雅夫年1-11月,国内A级轿车市场总销量前五名(乘联会数据),依序排开分别是大众朗逸(46.1万辆)、日产轩逸(40.8万辆)、丰田卡罗拉(31.7万辆)、大众宝来(30.2万辆)和大众速腾(27.5万辆)。五虎大将,有两大共同点:1、对准家用市场;2、采用四缸发动机。无论从月度销量还是截止当前的总销走势,哪怕将目光挪至榜单前20名,也难以找到一辆畅销的三缸车型。有意思了,为何三缸如此不受待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做工的过程,必须完成进气—压缩—做工—排气这四道工序。以四缸机为例,它是四条活塞连杆协调运动,也就是说,1-4连杆和2-3连杆分别上下完成运动,这样一来,先天就抵消了左右受力不均带来的抖动。砍掉一个缸,剩下三个缸,如小猫咪三只脚走路,怎么看都怪异。显然,要让三缸发动机顺利工作,其调校难度,可以逼死一帮有强迫症的工程师。既然难,部分厂商为何还极力推广呢?三缸能省油?千万别信官方给出的工信部油耗指数,实际的使用场景,真没法做到。恰巧近期有朋友买了某一线中国品牌的三缸车型,加上哥们的上下班地点都在城郊,理论上油耗数据会比较好看,可一问,哥们怒气冲冲地答到:百公里12个。好家伙,轿车开出了SUV的油耗。粤语对话,敬请包容中国品牌造车需要突出品质、厚重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赢得更多青睐。这就造成了,在金属硬部件的拼接、隔音等工艺上,中国品牌更舍得堆料——品质上来了,重量也上来了。一辆车比别人重-公斤,推重比直线下降,你说砍掉一个缸就能省油?这是谬论。再者,小排量发动机最不擅长应对拥堵路段,在低速低扭阶段,动力响应会相当迟缓,为了改善这一先天毛病,搭配双离合变速箱会是较优的解决方案,爽快的换挡风格,能够帮助小排量发动机跳过它最不适应的转速区间。低速用高转,给小排量发动机打鸡血,也能够带来动力充沛感,往往是许多厂商爱耍的小聪明,也特别能应付三缸发动机的先天问题。那么此时,车重+引擎高转速+电气化消耗,车子还能省油吗?显然不能。推三缸的背后原因是啥?年,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开始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可难倒了汽车厂商。国六以前的排放标准,是参考欧洲大陆的标准进行完善与修订。国六到来,其标准远远高于欧洲各地。除了要限制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数量之外,还加入48小时蒸发排放试验以及加油过程VOCs排放试验。也就是说,即使车辆静止不开,其自身也还是会有蒸发排放,这也得纳入到排放标准中。称为全球最严苛的排放法规也不为过。如今,厂商除了要面对不断严苛的排放与油耗法规,还得“应试”碰撞测试(发动机小,利于做吸能溃缩结构)。加上内燃机燃效率提升困难,要想兼顾动力、油耗和经济性等综合维度,造发动机的成本只会直线上涨,那还不如直接砍掉一个缸,减少排放颗粒物数量,直接通过考核,省事儿!所以,所谓的“三缸省油”、“结构简单,利于维修”,只是广告文案,骗骗你而已。毕竟砍掉一个缸,总得有交代嘛。三缸的出路在哪里?不管三缸再怎么造,它的表现也仅是“无限接近”四缸机,注定难成大器。但在新能源时代,由于小体积,重量轻等特点,反倒有可能迎来咸鱼翻身的机会。三缸发动机有紧凑的体积优势,能够给机舱布局提供更丰富的想象。用三缸发动机做混动系统,低转速高负载的活交给电动机,电机不擅长的高转乏力区间交给三缸发动机,实现互补。可能新能源能救三缸机,但新能源汽车自己也还在襁褓,嗷嗷待哺。(摊手)回归实际购车市场,初购车的年轻用户,可能并不会对发动机装载形式过于感冒,颜值和智能化,才是他们关心的。但是,把目光投向家用轿车领域的消费者,都懂些道道,没几个会是新手司机。三缸发动机的体验做得再好,他们也难免会有抵触心理。这么来看,大众和丰田坚决不做三缸,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真是神仙也救不了三缸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