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奇瑞全新电动轿跑有望近日揭晓答案,E03

发布时间:2023/2/13 15:53:35   

E03实车谍照已经曝光,但是很多细节依然处于懵圈状态,有时候光看伪装车的外表,确实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来,完全靠抠细节来做相应的推测,其实还有一招,通过白车身来分析一些技术路线,本来是留着后续再详细探究的,没曾想这次奇瑞堪称闪电速度,第一台测试车刚刚路试,这首车下线仪式即将揭幕,昨夜两张现场图片曝光,没办法了,只能提前曝光一些谍照了,捂着也不是个事喽!(谍照部分、文字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前几日的首个实车路试谍照其实就是第一批组装车型,或者说第一批定版造型的测试车,之前一直都是套壳的平台数据采集车在做相应的测试,但是这速度依然让人咋舌,前后脚的功夫,这E03首台整车下线了,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这用词是“首台整车”,而不是首台量产车下线,说明这还是需要路试的,只不过现在奇瑞更改了思路,直接就是曝光全部,大家可以从头到脚看个仔细。

现场停着一台组装完毕的车型,虽说被黑色车罩罩住了全身,但是大溜背的造型清晰可见,俯冲式腰线相当清晰,轮子尺寸也是相当大,综合下来看着就像一台轿跑车型,当然前期实车谍照里也能看出整车设计的相当低趴风格。

注意下线仪式现场边侧的背景墙,写着的是“全球首款豪华智能电动轿跑”,果然与外观风格相当接近,既然是提及“轿跑”两个字了,那之前针对实车谍照的一个细节判断,也就是电动尾翼的可能性那是相当之大了,当然接下来继续上硬菜,先通过白车身探究一些技术细节,至于实车下线图,到时候再慢慢细品,谁让咱没本事混到现场,无法第一时间传递更多的实车信息。

先来看整车侧面,大溜背非常明显,同时注意C柱部分能够看到三角侧窗轮廓出现,这与早期PPT图中出现的效果图完全一致,目前就是不太清楚实车的尺寸,但是整车身形确实不小,起码对比边上的艾瑞泽8还要大上一圈,不过目测可能会出现偏差,具体能大到多少还不好下结论。

第一要写的就是后端底盘,这才是重中之重,这个细节才是整车的核心技术关键所在,由此才能逐步拓展到其它细节,上图红圈内的就是前期星途揽月为套壳车做的压铸一体成型底盘,之前奇瑞还将其作为技术研发项目,揽月套壳车就是技术研发的试验车型,没曾想这速度实在是够快,很干脆直接的就应用到了E03身上,也就是说除了钢铝混合车身外,还应用了压铸一体成型技术,虽说不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的,但也能排在前几名之内。

根据资料显示,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对传统压铸和焊接工艺的革新,可以实现车辆轻量化、提升电动车续航、降低制造和单车物料成本、缩短供应链,而该技术还能大幅减少焊接工艺的使用,冲压和焊装车间人数也很自然的大幅压缩;而根据特斯拉ModelY的使用数据表明,后地板总成采用一体化压铸的ModelY重量降低了30%,制造成本相比原来下降了40%,由此可见技术含量的提升其实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整车重量,这对于一台纯电车型而言至关重要,保证整车强度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整车重量提升续航里程也就成了焦点。

同时注意后悬下底板部分,与揽月套壳的EH3底板一模一样,由此推测,可能整个悬架结构也完全一致了,也就是说前后悬全部铝合金化,后副车架也是铝合金的,不出意外后悬是五连杆结构了,当然没拍到实车底盘,现在只能说是可能。

再来看看车内底板造型,与此前拍摄的揽月套壳的压铸一体成型的白车身那是一模一样了,都是非常平坦,之前以为是技术验证,没曾想奇瑞玩真的,而且是快速应用,确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迅速。

再来看看前端部分,竟然也与揽月套壳的前机舱模块一模一样,但是没有应用奇瑞新近开发的前双纵梁设计,但是在主纵梁上新增了一个弯曲的支撑梁,由于这部分不涉及动力总成(纯电版前机舱里没了传统意义上的内燃机和变速器),整个前机舱确实没有太多的设备了,增强主纵梁结构同时加强前翼子板的结构强度即可。

车门这次能够清晰的看到,没有出现玻璃框,也就是说前期实车谍照中的无框结构是确定的事了。

尾部这角度看,实车是真的宽阔,艾瑞泽8完全达不到这效果,并不是车型低矮导致的视觉差异,笔者是实际对比过的,目前看来可能的整车宽度接近2米,最少也是控制在1.95米左右,后防撞钢梁也是清晰可见,并且带有溃缩盒,这方面不会有任何的担忧。

车顶能够看到顶端只有一根横梁,而且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更接近B柱,也就是说前端部分预留的天窗位置并不是很大,但是笔者更偏向固定的全景天幕设计,注意车顶前端横梁,宽度不小,但是顶端出现了不少的预留凹陷孔,回想一下艾瑞泽8的车顶,这块应该是光滑的铁皮才对,出现这些唯一的解释就是固定的观赏天幕,这也是目前时下新能源车型喜欢的设计,譬如前期笔者刚刚写到的东风风行T5EVO纯电版,甚至将燃油版的全景天窗更改为固定观赏天幕,就为了与主流相符的配置。

再把目光转向本应是后挡风玻璃的位置,有点晕菜吧?这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溜背框,没有出现任何加强筋结构,再仔细看顶端横梁,确实是位于C柱前端,更靠近B柱,如此大的后挡风玻璃区域,只有一个解释,这车顶实际上就是全玻璃化的设计,这对整车顶部的强度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看来各类强化处理是没跑了,现在就挺好奇,这全玻璃化在烈日下会是什么样的体验?除非也设计出一个遮阳挡。

另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4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