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他们为新汽车发展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5/1/19 17:01:00   

作者

甄瑶

编辑

李国政

出品

帮宁工作室(gbngzs)

年9月25日至27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中汽咨询委)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副主任胡茂元、付于武,秘书长付炳锋(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汽咨询委委员和新增委员等20余人出席会议。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作为特邀委员出席。这次工作会议主要有以下议程:一是,安庆衡总结近3年中汽咨询委员会工作,主要有:面对疫情严峻挑战,主动挺身而出;积极参加建党百年纪念活动;积极参加产业咨询和行业活动,努力发挥咨询委委员的专家作用;研讨行业热点问题,编撰《汽车专家述评》,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二是,付炳锋通报汽车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作具体说明。三是,付于武通报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及展望。四是,审议通过了中汽咨询委委员增补议案。东风公司原总经理李绍烛、上汽集团原总裁陈志鑫、江汽集团原董事长安进、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研)原董事长李开国增补为新委员。五是,交流研讨汽车行业和主要汽车企业集团发展状况。陈志鑫、胡茂元、李绍烛、左延安(江汽集团原董事长)、安进、李大开(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王松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赵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开国、陈光祖(原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陈林(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原商务参赞)、李万里(工信部原产业政策司巡视员)等作了发言。六是,研讨部署中汽咨询委下一步重点工作。27日上午,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中汽协和北京汽车博物馆。他们表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既需要精神传承和文化支撑,也需要经济引擎和社会力量,更需要科技创新的品牌崛起。中汽咨询委成立于年,历届成员由中国汽车行业和主要汽车企业集团与骨干企业的老领导、老专家组成。37年来,针对不同时期汽车工业的重大问题,中汽咨询委持续深入调查撰写专题报告,深受国家有关部门、车企高层的重视与好评,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使近3年新冠疫情导致线下会议受阻,中汽咨询委仍力所能及地发挥咨询顾问作用,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现状与趋势

中汽协数据显示,年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万辆和.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今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万辆和.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0%。付炳锋和许海东在通报说明中表示,当前我国车市呈现3大特点。▲付炳锋(上)、许海东(下)其一,新能源持续领跑。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市场占有率达到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万辆和.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其二,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快速增长。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为54.2%,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年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处在最低谷,转折始于当年7月。”徐海东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增加,给合资品牌带来较大压力。其三,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快速增长。8月,汽车出口40.8万辆,同比增长32.1%。1-8月,汽车出口.1万辆,同比增长61.9%。今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万辆,相比去年增长万辆。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约万辆,同比增长3成。当前,汽车产业迎来产业变革和产业生态重塑的关键节点。在付于武看来,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3大变革。变革之一,碳中和驱动绿色低碳转型。此过程中,超过个国家和地区发布碳中和战略愿景。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内燃机与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轻量化、充电基础设施等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技术,成为汽车产业变革主要方向。变革之二,能源革命加速电动化转型。比如,新能源汽车以电力、氢气作为主要能源载体,有力地促进了车用能源清洁化转型。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突破,将支撑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引领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创新方向。▲付于武变革之三,智能革命赋能智能网联技术变革。一方面,全球都在大力部署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商业化落地应用。另一方面,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落地进程持续提速。“目前,国内车企已经做好L3级技术储备,一旦准入政策及标准落地,即可迅速上市应用,预期前后可实现L3量产。”他说。付于武认为,到年,传统乘用车将全面实现“混动化”、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实现百万辆商业化示范与市场推广、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零碳内燃机、整车热管理系统、全固态电池、分布式驱动、智能底盘、车用操作系统、高精地图、自动驾驶AI技术(模型算法、智驾芯片和场景数据库)成为未来3至5年的关键技术趋势。

挑战及建言

中国汽车正在发生革命性逆转。历经70年成长和历练后,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今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3个“全球第一”来之不易,标志着中国正在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与此相对应,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品技术研发加速迭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速,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趋完善。从一定程度而言,我国汽车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这份成绩得到中汽咨询委委员的一致肯定,但他们也清醒地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智能芯片、新能源车企盈利难、基础软件、关键材料等板块。“尽管中国电动车在国内国际上都取得一些领先地位,但绝不能沾沾自喜,我们的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对比还有差距。”胡茂元认为,当前汽车界面临3大主要问题——能源、污染和交通安全。李绍烛对混动、汽车软硬件等汽车产业科技发展领域进行建言献策。他表示,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对科技领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8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