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愈要多久 https://m.39.net/disease/a_5762961.html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工程”的西南交通大学已走过个年头。而在学校中,不少学院同样传承百年,历经沧桑,机械工程学院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西南交大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机械学院不仅走出了学校在职三位院士中的两位,更创造出中国机械学科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百年机械,源远流长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为始建于年的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创办伊始,机械科单独组班招生,学校便为其增加了机械科的设备和实验室。同年,首批36位学生进入机械科学习。年,多所交通院校合并为交通大学后,铁路机械科被调至上海交大,直到建国前夕,西南交大才正式恢复成立机械工程系。建国后,机械系几经变动、调整、更名,虽几多挫折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创造出机械工程学科历史上多个第一:年,机械系谭达明、张开文、李元标等8人被录取为研究生,均由苏联专家授课,这是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开端;年,在孙竹生的主持下,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内燃机车专业,开始编写我国第一部《内燃机车总体与机械部分》教材;年,“机车车辆”获批博士点,严隽耄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这是机械工程学科的第一个博士点,也是机械工程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经过建国后四十余年发展,年,机械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并分别于年、年获得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年,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如今,机械学院已拥有以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项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代表的7大本科专业,为国家机械工业、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星光璀璨,名师荟萃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机械人坚守大学使命,始终践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在“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要求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的老师。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为百年机械的发展铸就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为国家机械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的潘承孝教授、被誉为“唐山交大四少”的许元启教授、我国第一个内燃机车专业组建的主持者孙竹生教授、我国机车车辆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严隽耄教授、“沈氏理论”的创始人沈志云院士、“翟-孙模型”的提出者翟婉明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都曾在机械学院任教或由此走出。历经百年发展,如今,机械学院在职教职工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69人。并拥有“双聘院士”2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省部级突出贡献的专家”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名、“博士后创新人才”1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名。在此之上,学院形成了一支层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富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力强劲,成绩斐然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拥有着强劲的学科实力,在软科最新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14位,位居全国前10%。而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获评B+。在平台建设上,学院建有“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且所属部分研究所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建有先进驱动节能技术、轨道交通运维装备及技术、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绿色人居工程与建筑节能等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强劲的学科优势与卓越的平台建设下,机械学院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截至年,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8项,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5项。此外,机械学院在近五年间合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国防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余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轮轨滚动疲劳磨损机理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地下空间热湿环境与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取得众多奖项的同时,机械学院善于转化众多科研成果,在社会服务上做出了诸多卓越贡献:年,央视2台专题报道了丁国富教授团队致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迹;年,学院参与港珠澳大桥主体箱梁预制场世界最大吨位箱梁起重机t提梁起重机关键技术专题研究;年,央视1台专题介绍陈春俊教授团队及高铁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机械学院还与多家国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国家级工程中心,更为多个大型企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工作,致力校企合作,以科研成果促产业发展。港珠澳大桥主体箱梁预制场世界最大吨位箱梁起重机t提梁起重机陈春俊教授登上央视百年机械,百年发展,在西南交大“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代代机械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未来,机械学院将立足传统优势,面向交叉学科和前沿基础研究,以“川藏铁路”“中国制造”“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契机,打造机械设计和车辆工程优势学科,带动机械制造和机械电子学科加速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高水平机械工程学科,支撑起西南交大实现轨道交通世界第一的建设目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