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燃机 >> 内燃机优势 >> 中国的火箭发动机很牛,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就
众所周知,近年以来我国在航空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空军更是服役了五代战机歼-20,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航空发动机,因为发动机的不足,我国歼-20战机也被认为在综合能力方面不如美国的F-22,另外在其它战机方面我国也一直被发动机性能不足而困扰,其实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先进发动机领域,我国的技术和相关材料已经不再落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还是没能造出来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性能先进的发动机呢?这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动机言之理念分不开关系,如果该缺陷不能进行改进的话,我国在发动机方面的劣势将会一直存在。
首先,几乎每个国家在造飞机大炮火箭导弹上,更多的是追求尽可能好的性能,尽可能高的质量,至于价格,外观以及运行成本都不是要考虑的因素。造一台飞机尽管花个两倍的价钱,最后只要性能达标以及质量过得去,也算是一件成功的作品。而对于民用的汽车,那么贵个10%,相信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不愿意为之买单。再者,飞机大炮这些是科技实力的体现,而制造汽车发动机是工业生产水平的体现,不能相提并论。
火箭跟汽车飞机不同的是,火箭都是一次性产品包括发动机,火箭保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升空任务就算完成,第二次基本上不会再用,火箭本身所有产品都是从万里挑一,成功率还是比较高,飞机就不同属于耐用性产品,需要重投入,周期研发长,中国航空专家李泸训表示飞机发动机有四高三低的特征,涡扇发动机需要承受一千多度高温,叶片和燃烧室材料、轴承等一些核心材料,不是一般的工艺能制造出来,吸进去的空气,推出来的高压,叶片需要承受每分钟1万多转,长时间飞行的话要求更高,不能出任何差错。发动机非常依赖工业基础,工业基础的积累是时间。西方多年的工业革命并不是白走的,尤其是汽车技术,欧美的汽车历史已经有多年,过去,中国缺乏的是资金,而现在缺的是时间。
主要是汽车工艺批量生产的东西,对工艺要求很高。火箭,花几年造一个,造一个飞一个。就一个!而发动机一家车企一年要上百万台,这是大批量生产的,而且,火箭就发射那一天,那一下,而发动机要用上十几年。火箭发动机通常是一次性的,它们被送入轨道,使命就完成了。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寿命一般为八年以上,其中许多超过十年。它必须经受每天机动车驾驶员的持续使用,因此在工艺要求上比火箭发动机要苛刻得多。
没有哪家的发动机是“百分百”自己制造的,都需要大量的采购零部件,供应商比如有博世、博格华纳、大陆等等这些国际零部件巨头。而国内也是有这些供应商的,比如你会发现汽车除了原厂件之外,还有所谓的“副厂”,外观基本一样,用也可以用。但你会发现,十几块一片的原厂气缸纸垫用起来很好,换了几块一张的国产纸垫,丫就是漏油!
结语:但是,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成长,自主品牌车企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开始逐渐取代了三菱的旧机器。目前长城、BYD、奇瑞、吉利等一线自主品牌都已经有了自己家的发动机厂。问题也还有,当然谁家的机器都有问题,或大或小,明显与否。和合资的差距也有,随着时间发展,这个差距会变得很小。时间时间,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