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全能司机吴灿明21年春节只有两年在家

发布时间:2022/11/19 14:24:54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10258919.html
02:18

今年春运,已经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机务段80后高铁司机吴灿明入路的第21年。今年春节期间,他依旧是在高铁上过的。20多年间,他只有两个春节是和家人一起过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高铁上开高铁度过除夕。今年春节,他的年夜饭依旧是泡面。作为一名熟练驾驶过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高铁等20余种车型的“全能司机”,吴灿明的春运旅程足够丰富,他经历过非典期间的春运,也经历过在火车上被困50个小时靠喝雪水啃泡面度日的艰难境地。在吴灿明看来,从选择做火车司机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奉献。“别人在团圆时,我在开火车。”奉献自己,成就万家团圆,吴灿明说,这正是自己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

如今,吴灿明的安全行驶公里数达到多万公里,他也是广州机务段优秀共产党员。

21年只在家过了两个春节今年春节年夜饭是泡面

大年初一,吴灿明依旧值乘出车。打指纹、测酒、领取运行点单、抄写运行揭示……派班室,作为高铁司机出行的首站“打卡地”,主要用于提醒司机及时出乘、传达注意事项等。吴灿明一边确认着作业信息,一边用红笔在“司机手账”上认真记录着重点事项。紧接着就是前往站台接车,待动车组挺稳后,他便上车与上一班司机进行交接作业。检查司机室状态、操纵手柄位置、电器设备等是否正常。操纵制台前布满了50多个按钮,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这对司机是一次考验。作为一名拥有21年驾龄的老党员司机,吴灿明早已对机车室内的功能设置、系统参数了然于胸。只见他一边操作、一边核对,很快便完成了室内检查。

吴灿明年入路,年4月开始成为高铁司机。“只要地球不爆炸,我们就要上班。”吴灿明说。说起家人,吴灿明眼中满是遗憾。工作21年,回老家和父母过春节只有2次。一到春节,妻子就带着孩子回老家。每年的年夜饭,他要么吃泡面,要么吃饼干。在他的记忆中,过去3年,他的年夜饭都是泡面。如果遇到春节期间加开高铁,吴灿明甚至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他记得去年春节,当他将乘客送达车站时,已经是晚上11点,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饥肠辘辘的他只好吃了一碗泡面作为年夜饭。今年春节,吴灿明照样在高铁上度过,他的年夜饭照样是泡面。“能吃上开水泡面,已经算是很幸福的了。”

开“红眼高铁”为提神整夜吹冷风一夜用掉半瓶风油精

吴灿明说,自己出生在清远佛冈,从小就很喜欢火车,尤其是很喜欢听火车高速穿过隧道那种刷刷刷的声音,感觉特别过瘾。在自己上中学时,老师就告诉他,铁路司机工作很稳定,考取铁路学校,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因为自己家中有多个兄弟姐妹,父母也希望他早点出来工作。于是后来他报考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毕业通过竞争择优到了铁路系统工作。

吴灿明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火车时的兴奋劲。

在白云区石井,经过石井的道口时,看到一辆绿皮火车开过,父亲告诉他,“你以后就和它结缘了,成为一名火车司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是年,他16岁。当时,他对火车司机并不了解,觉得很高大上,是一份很高尚的职业。

年,吴灿明正式入路,成为广州机务段广州运用车间的副司机。刚入路的那段时间,他要跟着师傅学习4年。在跟师傅一起学习的4年间,吴灿明也感受到了火车司机的不容易,经常昼夜倒班,开车时精力高度集中,交班后通常两眼通红。下班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但这反而更加激励了他当好一名火车司机。

年1月,吴灿明考取火车司机驾照,经过3个月的学习,年5月,他开始单独行车。武广高铁年12月才开通。在此之前,他先后驾驶过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10余种机车车型,因此被大家称为“全能司机”。参加工作21年来,他年年春运都坚守在生产一线,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年的春运形势更加紧迫,任务也更加艰巨。

吴灿明说,今年春运广州机务段加开了很多高铁班次,平时一般晚上12点以后就没有高铁了。但春运期间,高铁全天24小时都加开。晚上开高铁很辛苦,几乎没有人愿意开晚上的车次,因为晚上熬夜太辛苦。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司机,他就会主动申请晚上开车。

吴灿明在高铁驾驶室

吴灿明说,一开始刚从学校出来时还有些不习惯,白天怎么睡也睡不着。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白天睡觉的生物钟,只要往床上一躺,头挨着枕头就睡着了,20多年下来,他已经练就了这种“睡功”。

“上半夜还行,下半夜得靠它!”吴灿明指着随身携带的一瓶风油精说。为保证下半夜作业精神状态不受影响,抗疲劳“神器”——冷毛巾和风油精,是吴灿明必备的。有时,开完一班或者红眼列车,一瓶风油精会被他用掉一大半。

开“红眼高铁”温暖乘客回家路

“红眼高铁”是指为了满足旅客春运回家的需要临时增加的、在高速铁路夜间维修窗口期加开的高铁,通常在深夜至凌晨时段运行,并于翌日清晨至早上抵达目的地。

凌晨1点,广州火车南站的火车大厅依旧灯火通明,人流入织,如果不是候车大屏上显示已是凌晨,你很难把这里的场景与“夜晚”联系在一起。赶乘夜间高铁的人们,虽然有些疲惫,但都掩盖不住对回家团圆的期待。有些小宝宝已经趴在父亲肩头,沉沉睡去。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吴灿明都感觉到肩头的胆子沉甸甸的。

今年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加开趟夜间高铁,可增加约24万人的运力,主要开往武汉、成都、重庆、南昌、贵阳、南宁等客流热门方向。而吴灿明正是“红眼高铁”的司机之一。

吴灿明介绍说,“红眼高铁”要求司机们严格作业要求,提前熟悉值乘区段线路,克服夜间视野差、容易疲劳等障碍,以更高标准平稳行驶。“当旅客们在车厢上进入梦乡之际,我们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全神贯注的状态。”

红眼高铁对乘务员也有更高要求,乘务人员要尽量不打扰乘客,不在车厢中大声广播,轻手轻脚整理行李、查票、测温,减少餐饮推车进车厢次数,同时要掌握好本车厢乘客的到站情况,及时做好叫醒、提醒服务,避免旅客坐过站或匆忙间拿错行李物品。“红眼高铁”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奉献与坚守。每个岗位都有条不紊地“熬夜”,才能确保乘客们安全回家,与家人团圆。

凌晨5时许,火车到达长沙南站,乘客们纷纷下车,带着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回家吃团圆饭。而吴灿明还要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查,在办理完交接手续后,他会就近休息几个小时,然后驾驶下一班列车返回广州。虽然吴灿明驾驶着高铁到过国内很多城市,但他一直没来得及在这些城市好好逛逛。因为对他来说,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永远是第一位的。“每年春运期间,都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因为每天都很忙碌,在运送一趟有一趟旅客的过程中,春节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火车百科全书”开过20多种车型

因为对火车技能或维修都十分熟悉,吴灿明也被同事们亲切称为”火车百科全书“。吴灿明说,相比开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现在开高铁条件好多了。以前开电力机车时,韶关至株洲区间,路况,途中变速点多,列车高速行进过程中,吴灿明必须打起分精神,做好与沿线车站的安全联控,在接近地面信号时,还要喊出信号显示情况,做出手势比对进行确认。一趟晚班作业下来,诵读信号、核对仪表、对比手势至少要上千次,一晚上下来,他常常嗓子都哑了。

回忆起初次开火车的岁月,吴灿明对那段峥嵘岁月依旧记忆犹新。他刚开内燃机车时,不论噪音、舒适度,都和高铁没得比。“柴油机16个气缸,噪音非常大,耳边像打雷一样。每次下车,我耳朵都嗡嗡作响。”并且,内燃机车密封不好,尤其是下雪天,柴油机需要散热,密封性不能很好,天气再冷,驾驶室的穿也得开着,刺骨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夏天驾驶室没空调,温度能达到60度以上,只有过大瑶山隧道,才会关上窗户,整个车体都像被烤熟的鸡蛋一样,等到下车时,他的脸上、头上都是灰尘,像黑包公一样。就连妻子有时也会和他打趣说,“你这不是去开火车了,好像是去挖煤去了。”

初次开电力机车时,他开得最多的是从广州到郴州。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副司机沿途要巡检9次,因为柴油机车高速运转,很容易发生故障。噪音很大,也必须巡检,一旦油管、水管破裂、漏油,但凡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救援。到了每个车站,走行部也需要进行观察和巡检。比如,拿个锤子敲敲车轮,听声音是否有异常。有经验的师傅,如果车轮有裂纹、螺丝松了之类的,都能听出来。

当时,他开着内燃机车从广州跑到长沙。时常出现故障,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油罐堵塞。当吴灿明拿着疏通工具去捅开油管时,机油喷得他满身、满脸都是,当时孩子还小,每次回到家,孩子都不让他抱,孩子说,爸爸身上有股很重的机油味,很难闻。为此,每次回到家之前,他都要把身上的机油洗得干干净净,就连手指缝里也要洗得干干净净。不过,机油的味道太浓烈,即便他每次认真洗澡、洗衣服,这股机油的味道似乎也很难彻底消除,即便如此,他也还是经常被女儿“嫌弃”。”这也算是我们的“职业味”吴灿明笑着说。

后来,随着电力机车的大量普及,吴灿明开内燃机车才少了。因为京广线是繁忙干线,经过6次大提速后,列车运行最高速度达到公里/小时。但DF4内燃机车最高只能跑到公里/小时,再加上速度慢、油耗高、污染大,因此逐渐被SS1、SS8、SS9等电力机车代替。吴灿明也随之转型增驾了电力机车,成为“内外兼修”的全能型A证司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陶蔚、唐逸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陶蔚、唐逸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陶蔚、唐逸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5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