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预警:百公里油耗1.2L,不是谣言,更非真相,它只是国家标准!近日,某车企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车在工信部网站公示信息时,被媒体发现其申报的百公里油耗仅1.6L。于是这个劲爆的信息,顺理成章的登上了各个自媒体推文标题;搞得这车好像开公里,真的只需要1.6L汽油一样。实际上这类油耗,没多少网友会相信;不过它不是谣言,也是经过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和计算出来的。百公里油耗1.2L,源自国家标准近几年,汽车界有一个规律:插电式混动车的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数值,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更比一个低。长城weyP8的2.3L,比亚迪唐的1.8L,秦的1.4L,吉利星越的1.2L;还有大众途观L的1.9L,帕萨特的1.4L,宝马5系的1.6L……总之,不论合资还是国产,几乎所有插电式混动车的油耗都惊人的低,仿佛内燃机的热效率已经达到%的水平(实际上突破40%的都很少)。这样毫无参考价值的综合油耗,并非厂家故意夸大,误导消费者,而是根据国家标准的测验方法,测出来的油耗就是这么低。混动车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法,主要由两个国家标准决定:1、GB.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强制性国标,虽已废止,但其中的测试汽车排放(油耗)的Ⅰ型试验还在使用。2、GB/T-《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性国标,主要是规定了混动车油耗的计算方法(公式)。而最终公布的百公里油耗,就是利用第一个标准的Ⅰ型试验测试得出的油耗,代入第二个标准给出的计算公式。只要理解了这两个标准,就明白为何混动车能够测出如此低的油耗了。1、GB.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范性附录C的内容里有一个Ⅰ型试验,这个试验就是采集油耗数据的测试方法。试验包括两个阶段:市区和市郊;在循环4次市区测试后,开始最后1次市郊测试,然后就完成了整个Ⅰ型试验。具体过程,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查阅相关国家标准!PS:此测试,一般都在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内完成,需要用到底盘测功机。——市区测试(4次)——平均车速:19km/h(车速根据标准要求,非线性变动);单次测试时间:s;单次测试理论上的行驶距离:1.km;4次测试的总里程:4.km;最高车速:50km/h。——市郊测试(1次)——平均车速:62.6km/h(车速根据标准要求,非线性变动);测试时间:s;测试理论上的行驶距离:6.km;最高车速:km/h。底盘测功机总结:车辆理论上行驶11km,测试19.6分钟,就结束了整个I型试验,采集了计算百公里油耗的数据。2、GB/T-现行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中,详细的规定了4类混动车型的燃油消耗量计算方法。这4类混动车型,其实油耗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只要明白了其中一类的计算方法,那么就能很清晰的理解百公里1.2L的油耗是怎么来的了。本文主要讲解可外接充电,行驶模式(纯电动、纯发动机、混合模式)能手动选择的混动车。这类混动车需要进行2次I型试验,然后综合起来,计算加权平均油耗值。第一次是在电池满电的状态下测试油耗,第二次是在电池无电的状态下测试油耗。在进行第一次满电的I型试验时,标准规定:如果纯电行驶里程超过I型试验11km的测试距离,在汽车厂家与检测机构就此达成共识后,那么这一次满电测试的百公里油耗为零。在进行第二次无电的I型试验时,标准规定:应选择最大电力消耗的混合模式进行测试,比如节油的混动模式。这时第二次的I型试验可借助混合模式降低油耗,因此这一次无电测试的百公里油耗虽然不为零,但是数值会较低。完成两次测试,得到满电和没电的两个百公里油耗。标准给出了百公里油耗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上图是国标里的截图,内容比较难懂,简化成中文如下:÷=百公里油耗(L/km)以长城VV7插混版举例:假设该车纯电续航为50km,无电油耗4.8L/km。根据《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中的计算方式,VV7续航里程50km明显大于I型试验的测试距离;可知:第一次满电测试时,油耗为零。因此将数字代入公式:÷=1.6L/km。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为何插电式混动车的百公里油耗都这么低了吧,甚至低至1.2L/km。吉利星越的两个版本插电混动车型百公里油耗一个是1.2L,一个是1.6L;因为它们的纯电续航里程一个是80km,一个是56km。我们根据国家标准的计算公式,能够将星越的油耗换算成更具参考价值的混合模式油耗。1.2L/km=5.04L/km1.6L/km=5.18L/km特别备注:本文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采用了较多口语化叙述;与国家标准性文件相比,少了些严谨和准确。声明:本文由《CAR速选》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