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杭商人物志零跑科技朱江明从零奔跑,造有灵

发布时间:2023/3/28 20:06:44   

记者傅凌波

人类从来不满意自己,绝对折腾,不会安分。

朱江明就是这样一位代表。年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他,离家30余载,乡音未改,也始终镌刻着义乌人努力拼搏、敢为人先的基因。从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CTO,到闯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创办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朱江明一次又一次打破设限,从零起跑。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的朱江明在被分配到校办企业工作两年后,毅然辞职,和好友傅利泉一起,拿着块钱,开始第一次奔跑。他们创办的,正是后来的大华股份。

世纪之交,彼时的大华偶然“闯入”安防行业,抓住了视频监控录像技术数字化的契机。年,朱江明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推出8路全实时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华股份已成长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市值多亿的世界级安防巨头。这是朱江明第二次从零起跑。

年,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朱江明看准发展机遇,怀揣着打造千亿级企业的梦想,成立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就这样,彼时这位年近50、功成身就的创业老兵,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的一颗新星。这,就是朱江明的第三次起跑。

一如30年前初次创业时,朱江明还是那个热衷技术研发的“超级工程师”,依旧相信脚踏实地的强研发实力和专精产品的工程师精神才是制胜之道。

“坚持技术自研,才能造有灵魂的车。”在朱江明的带领下,零跑自成立起,便已绘就自研的底色。成立不到3年,零跑成为了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自研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去年10月,在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全球背景下,零跑研发出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成为现阶段国内唯一一家自研芯片并投入量产的汽车厂商,实现了中国化自主知识产权智能驾驶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

现如今,经过近几年的草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趋于有序和稳定,行业竞争已经从“春秋”开始走入“战国”时代,洗牌也更加快速地进行,而零跑却越跑越稳,迎来了新的爆发——完成新一轮融资、订单位居中国造车新势力第四位、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

今年7月15日,零跑首台自产T03在零跑金华AI工厂整车下线,标志着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填补了生产制造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成为真正具备智能汽车自研、自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正式步入2.0时代。

以下是采访对话:

人到中年,从0到1开始奔跑

杭州日报:年,你已年过50、财富自由,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想要重新创业?

朱江明:年,国家鼓励非造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也看到了这个机会点,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一个非常大的赛道,汽车行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于是,年就成立了团队开始进入这个行业。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工程师出身,是一个很好的系统架构师、产品经理,一直对科技产品的技术品质有着极致追求,汽车是一个综合技术和设计的载体,能够完美的承载我对技术和产品的追求。对于大华来说,虽然销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千亿的梦想,但安防产品全球总量仅有千亿规模,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新能源汽车。

杭州日报:从安防到造车,跨界的步子迈得很大,当时的底气从何而来?

朱江明:就像火车历经蒸汽机、内燃机,到现在的电动机车时代,汽车从环保、舒适、智能这些需求出发,也必然会过渡到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国家把电动汽车产业化推广作为汽车工业的国家战略,也有利于加速汽车的电动化进程。

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将不再是传统的底盘、车身、发动机,而是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智能互联。在这些方面,大华已经有了很多技术积累和应用案例。例如摄像头视觉识别和微米波雷达等技术,几乎可以直接平移到电动汽车的电子产品架构体系上。网络互联、软硬件结合、嵌入式应用更是大华的看家本领。

杭州日报:开始造车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

朱江明:刚开始对汽车行业的认知,确实是非常少的,很多事情是没有考虑到的。因为我们是电子安防行业起家,以为最多就是像公安部检测一样,到中汽中心检测完了,合格了,就可以卖了。没想到还有存在工厂都不能建的问题,还需要许可,这些是我们原来是考虑不足的。

开始造车后,我们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巨大投入,原来的认知度没有这么深刻。当时要知道会这么烧钱,要是多一些理性分析,可能就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了。

今年4月21日,我们终于拿到了造车资质,那一刻内心还是比较激动的。这是个很大的准入门槛,之前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工厂、产品、品牌,有了造车资质后,才能不受制于代工厂,零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造车行业跑得更稳、更远。

杭州日报:和以前的创业经历相比,这一次有什么不同?

朱江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第一次创业是年,我从浙江电子工业学校校办厂辞职,和傅利泉(大华股份董事长)一起,从块钱起家创业。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大华的主要产品是程控调度机,销售额也从0做到多万,几乎每年翻翻增长。初创阶段,公司人数屈指可数,连我在内总共就两个研发员,经常工作到凌晨。当时的创业环境很艰苦,好在我们都很年轻,充满干劲,总算闯出了一条路。

第二次创业,其实是大华的一次重要转折。年,大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进入了安防行业,开始生产视频监控、DVR等产品,当时大华完全是安防领域的“门外汉”,要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背负着经营、利润的巨大压力。年,我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推出8路全实时嵌入式DVR。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从零开始做到了安防行业全球第二。

第三次创业,也是一次从零开始的长跑。在零跑,我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016.html

------分隔线----------------------------